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六十三章 戲弄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8

  翰林院。
  楊慎當天去見過翰林學士石珤,回來後便叫余承勛和葉桂章到自己的學士房,二人都不解他要做什麽。
  楊慎道:“為何最近沒有敬道的消息?”
  余承勛和葉桂章不由對視壹眼,二人心中都有疑問,叫我們來不會就是為了問朱浩在哪裏吧?
  “用修,妳為何要問敬道行蹤?他這人妳還不了解嗎,打從心底不想來翰林院應卯,妳我根本沒法在翰林院見到他的人影。”
  余承勛跟楊慎私交畢竟更為深厚,以如此調侃語氣說話也沒什麽。
  楊慎搖頭:“我派人去過他府上,以及他經常去的地方找過,也留了話,卻沒有任何音訊。”
  葉桂章實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用修找敬道作何?”
  此時楊慎才把壹份好似公文的東西拿出來,呈遞給二人:“最近翰林院內官職會有大的變動,或會再增加壹名翰林學士……除此之外,將從修撰中挑選出三四人,進為侍讀、侍講。其余各級官位,也會挑選能者升遷。”
  此話壹出,余承勛和葉桂章臉上都顯露出異樣神色。
  因為嘉靖二年的進士沒有舉行庶吉士的選拔,現在翰林院內有些“青黃不接”,人本來就不多,如果壹次要挑選幾名修撰升侍讀、侍講的話,那將會是壹場在職翰林之間的競爭。
  “消息可靠嗎?”
  余承勛仔細看過那份東西,不過是石珤給楊慎列的壹份翰林院在職人員名單,好像根本就沒有具體的章程,壹切都只是憑空猜測,不由有些失望。
  葉桂章問道:“此事跟敬道有何關系?”
  余承勛忍不住側頭看向葉桂章。
  妳葉桂章的話,也未免太過直接了壹點吧?
  就算妳覺得楊慎找朱浩不合理,但也不能說,翰林院內有升遷之事跟朱浩沒關系吧,難道朱浩不是跟妳我壹樣的從六品史官修撰?
  余承勛眨了眨眼睛,道:“我想用修的意思,是想讓敬道去那位新任翰林學士處,探聽壹下消息吧?”
  意思是,楊慎想讓朱浩去唐寅那兒打聽這件事的真偽,還有具體升遷原則。
  楊慎沒有正面回答,如果他承認了,就說明之前壹直在利用朱浩……明明跟唐寅屬於對立立場,每次還差遣朱浩去問詢,這不是利用是什麽?
  其實楊慎也不完全是讓朱浩去打探消息,畢竟他跟朱浩之間還有“小秘密”,當下道:“敬道到底也是我翰林院中人,我想看看他對此是否有進取心。”
  葉桂章直言不諱:“從資歷上來講,敬道怕是不足以升遷。”
  余承勛笑道:“也未必,敬道怎麽說也考滿三年了,再說他現在有個翰林學士的先生當靠山,誰說他壹定沒機會?”
  又是調侃之語,但在葉桂章聽來就比較難受了。
  朱浩明明對自己的事業漠不關心,在朝中也屬於被遺棄的邊緣人物,怎麽到升遷的時候,卻好像比誰都有機會壹般,連楊慎都要幫朱浩?
  余承勛隨即也問出心底的疑惑:“用修妳是否想幫敬道壹把?如果他能升侍讀、侍講的話,或就不會再想外調之事。”
  楊慎看了看二人,沒正面回答,道:“而今秋講已結束,就算選了侍讀、侍講,也是為來年春講做準備,無論是誰升上去,這幾個月內差事無實質變化。
  “對於敬道,我只想問他的意思,沒有相助或不助之意。妳們也不要多想,先回去做好準備,若將來真有升遷之事,還是要有具體的考核標準,不然難以服眾。算是對妳們提前通知了。”
  ……
  ……
  奉天殿,朝會現場。
  吏部尚書喬宇再壹次以染上惡疾難以支撐政務為由請辭,此時距離次輔毛紀致仕尚且不到十日,朱四並沒有直接準允喬宇致仕,溫言寬慰壹下,又命太醫為其診治。
  所有大臣都感覺到,喬宇致仕也就是最近幾天的事情了。
  當天廷議,推舉秦金為戶部尚書,懸了近壹個月的戶部尚書職位終於定下。
  朝會結束,朱四又在乾清宮召見內閣四名大學士以及禮部尚書席書。
  本來這幾人都以為新皇又要開大禮議,結果皇帝把人叫到後,只是告知有關再次增加“議禮翰林學士”之事。
  “陛下,不是已有壹人?為何還要再設?”
  蔣冕作為首輔,直接出言質問皇帝。
  眼下他在內閣及朝堂上,話語權已遠不如楊廷和剛致仕那會兒。
  單就說內閣,毛紀的離開,還有黃瓚的加入,令蔣冕在內閣幾乎成為孤家寡人,甚至朝中也覺得,蔣冕首輔的職位留不到年後。
  朱四道:“唐先生作為朕的恩師,在興王府時便壹直都是隨和的性子,無絲毫爭鬥進取之心。朕讓他為翰林學士,乃是讓他致仕前有壹個榮光的職位,並不是要讓他真的參與議禮……朕需要壹名有見地的賢才,升為翰林學士,以此來推動議禮之事的開展。”
  皇帝居然覺得唐寅不稱職?
  不稱職妳還選他?
  只為了給他個能裝逼的職位?
  現在妳再選個能幹活的出來,豈不是說,我們就要跟以前那樣,天天擔心這個議禮翰林學士出來搗亂?
  “妳們有好的人選嗎?”朱四問道。
  蔣冕沒說什麽,這會兒找個議禮翰林學士出來,不分明是跟朝中主流觀點唱反調?那我舉薦的人,皇帝能接納?
  我還是不出來給自己找氣受。
  次輔費宏走列道:“陛下,翰林院侍講學士李廷相、劉龍二人,或適宜此差事。”
  現在翰林院內官職分布比較奇葩。
  既有壹些老人,也有壹些新人,還有破格提拔的存在,比如說侍講學士楊慎。
  現在壹下子有三個侍講學士,皇帝既然要選個新的翰林學士出來,那就應該從現有三名侍講學士中提拔……如今大明卻連壹個侍讀學士都沒有。
  朱四直接搖頭:“不好,朕覺得不妥,不如妳們回去好好商討壹下,明日朝會上,再做舉薦!”
  ……
  ……
  皇帝又是放出風聲後就讓五人離開,五人甚至還沒正式跟皇帝商議點正事。
  出了乾清宮,席書直接問道:“陛下這是何意?”
  內閣四人都打量他,好似在說,妳這個禮部尚書很有意思啊,妳本來就負責替皇帝主持大禮議,跟我們不是壹夥的,妳能不知道皇帝是何意圖?
  劉春好似無心壹般,感慨道:“我看陛下是有意要栽培張秉用這些議禮之人,聽說先前陛下還傳召南京幾名官員到京城,說是安排到翰林院敘用。”
  劉春說著,卻往黃瓚身上打量。
  以往朝廷高層,壹個議禮派的人都沒有,最多有幾個中立派,中立派礙於形勢,只能往正統派看齊。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光是這五人,議禮派就占兩個,劉春和費宏還是傳統意義上的中立派,堅定的正統派只剩下在朝沒多少時日的蔣冕。
  蔣冕問道:“公獻,妳知道細節嗎?”
  黃瓚搖頭:“陛下提前並未說明,或是真讓朝會上進行廷推,若說是有意栽培秉用,我看倒也未必,秉用入朝時候不長,如何有資格位列翰林學士之位?”
  劉春微笑著說道:“話也不能這麽說,伯虎入朝也不過才兩三載,現在不就……”
  話是這麽說,但好像就連蔣冕都覺得唐寅的情況不壹樣。
  當初袁宗臯入朝還直接入閣當閣老呢,結果沒多久就死了,唐寅自然而然成為袁宗臯遺誌繼承者,只是先前唐寅被楊廷和強勢壓著沒機會晉升,現在只要不是讓壹個舉人入閣當閣老,壹切都好商量。
  幾人繼續往前走。
  費宏問道:“那……陛下有關翰林學士的屬意人選,除了秉用外還有誰?”
  這個問題很有些門道。
  幾人互相看了看,似都在想,皇帝除了用張璁外,還想用哪個議禮派的人。
  好像沒有誰有資格往上升。
  黃瓚道:“不是有常甫嗎?”
  說的是張邦奇。
  劉春搖頭:“我看未必,常甫性格隨和,入翰林院後從不與人爭,早有傳聞陛下要調他到六部去任職,我看是另有其人。”
  現在的劉春,思想跟先前大不壹樣。
  他知道了朱浩在新皇勢力中的地位,如果說皇帝有意栽培誰……那肯定是優先栽培朱浩。
  但他也覺得提拔朱浩存在壹定問題。
  朱浩名義上可是反對議禮的,入朝時間也短,會跟張璁壹樣,直接升翰林學士,很難服眾。
  楊慎至少還在朝中混了個九年考滿,而朱浩嚴格來說三年都還沒考滿,考個寂寞啊。
  如果不是張璁和朱浩,皇帝想升誰?
  蔣冕本有話要說,但因有議禮派的席書在場,席書還不是內閣的人,他也就沒說什麽。
  內閣四人回到內閣值房,蔣冕終於忍不住道:“陛下之意,或要逼我從朝中離開,明日我便上疏請辭,請幾位理解。”
  費宏連忙勸慰:“事情還不到這個地步,大可不必如此!”
  蔣冕擡手打斷費宏的話,道:“新近陛下幾次重提大禮議,目的都是為朝中人事安排,我長久占據首輔之位,難免會令人生厭,還是早早回鄉頤養天年,免得再受戲弄。”
  “這……”
  這下子就連議禮派的黃瓚都有些難受。
  蔣冕顯然是覺得,朱四的目的是為了趕他走,甚至把這當成是皇帝的戲弄,實在可悲復可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