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連通西東
馬前卒 by 槍手1號
2019-4-3 18:02
距離安陽郡井徑關不到十裏的羊角嶺下,人喊馬嘶,熱鬧異常,縱然天寒地凍,周邊盡是白雪皚皚,但寒冷的天氣,卻依然抵擋不住人的熱情。
溝通大明青河郡與楚國安陽郡的道路,終於要全線貫通了,此刻在羊角嶺下,只剩下最後壹道厚於尺余的土坎,阻擋著這條道路的全線合龍。
落英山脈原本是阻擋在兩國之間壹道天然屏障,山路復雜,艱險,成為了兩地交流的最大障礙,當然,在兩國交惡的時候,這裏也是天然的戰場,明皇秦風就在這裏與當時的秦軍交戰長達六年之久,落英山脈之中,埋葬著無數的兩國英豪,流盡了不知多少英雄的鮮血。
在秦風擊敗秦國,將秦國納入大明的疆域之內後,落英山脈兩側,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和平,戰爭不再是主題,交流,富裕,和平成了兩邊百姓掛在嘴邊的常用詞。
其實朱義與關宏宇未嘗沒有防備明人之心,壹旦這條道路全線溝通,兩國如果發生戰事,商道旋即就可變成運兵的通道。但明皇借著馬超壹事,向他們施加壓力,使得他們不得不同意修建這條大道。
而在內心深處,朱義與關宏宇也很清楚,就算沒有這條大道,兩國真打起來的話,落英山脈也成不了明軍的阻礙,要知道,秦人也好,楚人也好,在落英山脈之中打了數十上百年的仗,路基都是現成的,明軍在照影峽的大營,距離安陽的井徑關,也不過數十裏之遙。
明強,楚弱,這是不爭的事實,就像以前,秦國永遠在落英山脈之中占據著上風,時不時便要來安陽打劫壹番壹般無二。楚軍唯壹守住了平衡的那幾年,便是左立行任西軍主帥的時候,而那個時期,也正是現在的明皇秦風在這裏浴血奮戰之時。
既然有沒有這條道路,安陽都不可能在軍事抵擋得住明軍,那麽,修這樣壹條道路,對於安陽的百姓來說,還是好處極大的。
哪怕是秦國被明國征服,但原來秦國的這邊疆域仍然可以用壹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窮。相比於對面的青河郡,安陽郡那算得上是很富裕了,各類出產也相對來說要豐富許多,有了這條道路,安陽自然能沿著這條道路向青河郡售賣出更多的本地特產,為安陽百姓帶來更多的收入。
修建這條道路,其實大明承擔了其中七八成的任務,而安陽則只修通到了井徑關前,便再也無力為繼。
安陽現在很困難。
其實安陽本來可以過得很愜意的,這裏已經有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了,富饒的土地給安陽人帶來了無數的財富,但這兩年,朝廷卻將安陽當成了壹個可以予取予求的地方,沈重的賦稅甚至超過了江南之地,更讓朱義與關宏宇無語的是,為了維持朝廷的財政,朝廷已經要求他們把明後兩年的賦稅也提前交了上去。
寅只卯糧,不過如此。
這便讓安陽的財力變得捉襟見肘起來。勉力維持,已經是朱義殫精竭慮的結果了。而修路,特別是在落英山脈這樣壹個地形地貌之下修路,恰恰是需要大投入的壹個工程。
於是在修到了井徑關外之後,安陽再也無力為繼。
明人很慷慨,他們在修到了照影峽之後,又承擔起了楚人境內的最後這壹段路程。
明人在築路,修橋之上的技術和能力不是楚人能比的,在大明境內,大肆修建道路,逢山挖洞,遇水搭橋的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特別是在秦風從長陽調來了壹大批經驗豐富的技師之後,進度更是突飛猛進。
長陽境內,崇山峻嶺密布,與落英山脈的地形倒是極像。
現在,終於要全線貫通了。
兩把纏著紅綢的鐵鍬插在最後的這壹道土坎之上,隔著這道薄薄的土坎,壹邊是明人,壹邊是楚人。
金景南含笑而立,在他身邊,身體虛弱之極的青河郡守黃國新被兩個仆從扶持著,也穿著簇新的官衣站在那裏。另壹側,朱義,關宏宇,卞文豪等人也是面帶喜色。
“請!”金景南微笑伸手相讓。
“金次輔請!”朱義微微躬身。
“那就壹起?”
金景南與朱義相視而笑,走到土坎前,各自拿出壹把鐵鍁,鏟向土坎。這土是凍土,這時節凍得艱硬,兩位都是文官,勁兒可不大,壹鏟子下去,也不過是鏟了壹點點浮土而已,不過對二人來說,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將鏟子上的浮土壹揚,隨手遞給身邊的從人,兩人大笑著走到壹邊。
兩人走到壹邊,早就候在壹邊的漢子們立刻上前,揮舞著鐵鏟鐵釬,壹陣塵土飛揚之後,這道薄薄的土坎便化為烏有。
明人工匠立時蜂湧而上。長長的尺許高的木板立起來,壹根根短鐵釬插進板後,小錘兒壹陣飛舞,便將短鐵釬打了下去。壹車車的和上了水泥的沙漿從後面推上來,倒進由木板夾著的道路中間。
小車推開,便有人拿著耙子,推桿,迅速地將還稀糊糊的沙漿推平,壹根根鐵釬不停地往沙漿裏面搗著,盡量地不讓裏面留下太多的氣泡。
壹車車的沙漿推上來,又旋即被工人們弄得平平整整。很快這個缺口便被填滿,壹個鐵皮滾筒被推了過來,數名大漢推著兩邊的桿子,將這個鐵皮滾筒在沙漿之上來回壓了數道,幾名工人又提著小鏟,抹泥刀等工具上來,小心翼翼地將表面抹得平平整整。
隨著這最後幾個工人收起抹泥刀,這段道路便算是徹底完工了。朱義與關宏宇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明人匠師們修建道路,早前他們只聽說明人是如何修路的,今天算是徹底見識了對方的速度,難怪壹年時間,他們就從青河郡將路壹直修到了這裏,比起明人,安陽這力的效率太低了。
不過這並非安陽人懶,而是他們沒有這個技術,也沒有這些材料。
大批的人抱著壹捆捆的幹草走了過來,將這些幹草鋪在了剛剛完工的道路之上,便算大功告成了。
工地之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鑼鼓鎖吶之聲,金景南笑呵呵地拱手向朱義道:“恭喜恭喜。”
朱義也是微笑回禮:“同喜,同喜。”
金景南回過身來,看著壹邊虛弱的黃國新,此時的青河郡守,臉上泛著不正常的紅暈,也自笑得合不攏嘴。
“國新,路通了,妳可以回越京城去好好的休養了。”金景南伸手拍著黃國新的肩膀,“養好身體,再出來為陛下效力。以後可不能如此拼命了,身體可是本錢,現在妳看看,搞成這個樣子,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黃國新有些慚愧:“下官這身體實在是有些不濟事,給陛下和政事堂添麻煩了,不知來接任青河郡守的人是誰,下官已經制定了壹些與安陽以後的交流通商事宜,下官實在不想人走政息。”
“妳啊,就別操這份兒心了,陛下調來的人,搞這壹套,只比妳強,不比妳差。”金景南附耳低聲說了壹句話,黃國新的臉上立時浮上喜色。
“這我就放心了,這我就放心了。”
朱義和關宏宇二人看著這壹幕,都是禁不住動容,明人的官員,如此敬業忠君愛民,讓人看了不僅僅是敬佩,還有些害怕。
這黃國新是生生累倒的。自從開始修這條路,這位壹郡之守,泰半時間倒是都泡在了工地之上。
“金次輔,黃郡守,在下已經在井徑關內備好了酒宴,還請二位移駕關內,咱們好好慶賀壹番。”朱義走上前去,抱拳道。
黃國新微笑道:“多謝朱郡守盛情,不過黃某實在是有心無力了,這便要出發回越京城了,陛下嚴令,不敢有違啊。”
朱義看著對方虛弱的身子,感慨地道:“大明有黃郡守這樣的官員,難怪如此興旺,朱某自愧不如。”
“大明像我這樣的官員車載鬥量,黃某的身子骨不爭氣,說來甚是慚愧,朱郡守,這壹年多來,我們合作愉快,希望有緣再見吧!”黃國新抱拳行了壹禮,在兩個從人的攙扶之下,顫顫巍巍地上了早已等候在壹邊的馬車,迤邐遠去。
看著遠去的馬車,朱義感慨地道:“黃公不但是壹個好人,也是壹個好官員,金次輔,黃公既去,不知來接任的人?”
“朱郡守盡管放心,我大明,不存在著換壹個官員便換壹個搞法這種事情的,小手段上或者有些不同,但大方針之上卻絕對不會變,而且我跟妳保證,來接任的官員在能力之上,比起黃國新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瞞朱郡守,青河是我們大明接下來經營的重點,人力,物力都會向著這裏傾斜,有了這條路連接青河和安陽,朱郡守妳就等著大把的收銀子吧!現在我們青河可是什麽都缺,只要妳們安陽把東西運過去,什麽都能給妳吃下去。”
“那就好,那就好。說句實話,我現在可是窮得慌!”朱義笑道。
“能不窮嗎?連明年後年的賦稅都提前交了。”金景南呵呵壹笑,“聽說還上浮了幾成?”
朱義頓時面現尷尬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