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0章 腹背相親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靈輝大殿。
  比二千石以上,悉數與會。
  “扶南女王柳氏,遣使和蕃。諸位以為如何?”太上皇帝,居高下問。
  “稟主上。臣,竊以為,扶南利大,不可輕棄。”藪東守樂隱,持芴跽奏:“並扶南入漢。嶺南旦夕可定矣。”
  “樂公,所言極是。”遼海守郭芝,亦持芴奏對:“扶南東與象林苑,西與山南方國,皆互為腹背。得扶南,山南可安。山南方國,又與豐州比鄰。如此,腹背相親,南州皆安。待南州向化,盡為漢土。中、南天竺,傳檄可定也。”
  “臣等,附議。”百官同聲。
  “諸公以為如何?”皇上又問國老。
  盧少保持芴奏對:“老臣以為,納扶南女王,於家國兼有大利。”
  儒宗等人,亦紛紛頷首。
  “當以何禮聘之?”皇上又問。
  “貴妃之禮,可也。”儒宗奏對。
  “臣竊以為,太妃足矣。(待)母憑子貴,(再)尊貴(妃)不遲。”又出藪東守樂隱。
  此言壹出,百官贊同。
  皇上笑問:“時東海麋子仲,獻地三百裏。太皇太後言,當以王妃禮聘。今柳氏所攜,廣袤三千裏。以只為妃乎?”
  “臣竊以為,不然。”樂隱持芴奏對:“謂‘此壹時,彼壹時也’。先時,主上為諸侯,今為天下共主。‘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皇上欣然言道:“言之有理。”
  “中書令。”
  “臣在。”荀采回身領命。
  “傳書扶南女王,問太妃禮聘可乎?”
  “喏。”
  “公祐。”
  “臣在。”門下主簿孫乾,聞聲出列。
  “代朕,盡地主之誼。”款待扶南使節,自毋需劉備親臨。
  “喏。”孫乾領命。
  翌日,朝議之事,被陳琳書於報端。三載之內。獻地三百裏,獻地三千裏,已不可同日而語。遂有典出,“千裏之妃”。言指,獻地三千裏,可為太妃。另有典出“百裏之妃”,言指,萬事務早,不務遲。
  非但扶南女王如此。稍後,竹隅女王亦六百裏遣使。日夜兼程,奔赴北都臨鄉。
  薊王班師就國,與竹隅女王,臨江相約。待扶南既定,山南歸心。當以貴妃禮聘家門。言猶在耳,三千裏妃。竹隅國,亦不過三百裏地。何來三千裏,陪嫁皇上。心中急迫,可想而知。何況,君流在即。若不能趁今季,九九重陽,嫁入皇門。需足等三年矣。試想三年之差,嫁資三百裏,漲至三千裏。再等三年。莫非三萬裏乎?
  薊王自罪,君流十萬裏。不出十日,海內盡知。如前所言。內外環路,水陸通達。木蘭先鋒,日夜三千裏。遍傳萬裏之外,十日足矣。壹月之內,海西亦知。
  竹隅女王,常居豐州治,王舍城中,山南方國邸。四海船商,往來不絕。更有《朝聞日報》,如期送來。大事小情,壹覽無余。
  三日之中。
  先見薊王尚二宮太皇,自罪君流十萬裏;次見天子尊薊王太上皇帝,加無上將軍;三見扶南女王獻地三千裏,僅位列為妃。心中急迫,可想而知。
  焉能不日夜兼程,只求得償所願。
  連幸皇英太後,董姝、竇妙七日。
  八日清晨。
  幹支海市,載巫山神女,抵達南港。除少數門人留守,雲夢大澤,巫山神女峰。神女攜門內弟子,傾巢而出。閉門弟子,江東二喬,亦伴神女隨行。循上古門規。上代神女陽壽將盡,遂施秘法,傳位下代神女。二喬姊妹,便是下代神女,不二之選。
  自經泉州,逆入巨馬水。壹路所見,鮮活人生。宛如人間樂土,世外桃源。
  四海船商,絡繹不絕。五百城港,人煙鼎沸。摩肩接踵,車水馬龍。且座座城池,俱為通都大邑,橫豎七裏,大衍之都。內外三郭,足有四十九衢。
  須知,巫山神女,舍清白之身,化身九天玄女降靈臺。終喚醒劉備。救命之恩,無以為報。時,王太後有言。他日,當以貴妃禮聘家門。
  劉備遣田聖傳書,請巫山神女,北上入宮。執掌迎仙臺,集仙殿。
  巫山神女,欣然前往。同為神女,竹隅女王,玉清神女房素,貴妃禮聘入宮。亦當執掌,“三壇”之壹。
  遠眺九重皇宮,玲瓏剔透,巧奪天工。饒是巫山神女,亦不由動容。
  巫山門下,早已嘆為觀止。
  “‘玲瓏天宮’,所言非虛。”數年不見,大喬已落落初成。
  神女語透深意:“入宮可乎?”
  小喬不解其意:“可也。”
  大喬似有所悟:“姊妹為媵乎?”
  神女輕輕頷首:“然也。”
  二喬雖無言,然心意自明。
  北都臨鄉,十裏京華。
  此情此景,別開生面。與終年立於巫山石室,俯瞰浩渺如煙,人跡罕至,雲夢大澤。可謂,天壤之別。
  巫山神女,壹時神遊天外。
  薊人常言,天下都北。自是空穴來風,絕非無的放矢。河北因薊而興。皇上將薊國之壹切便利,放之四海而皆準前,悉先放之於河北。河北上自宗王,下至黎庶。皆通行《薊法》。歷經多年向化,無不深得其利。世家大族,相繼瓦解。爵民興盛,勢不可逆。
  《圩田制》下,分戶不析產。試想,即便世家大族,亦有貧富之分,大小之別。大家豪門,與小家寒門,判若鴻溝。且遵循二八規律。壹門之中。小家八成,大家二成。八成皆分戶。余下二成,縱有良田千傾,無人耕種,如之奈何。
  或有人言。天下大亂,必有流民北上。須知,流民亦戶戶壹頃良田,行三十稅壹。誰人願為佃戶,受大族盤剝之苦。田荒壹季,依法論罪。更加,寄田券,寄艙券,助推如約獲利。經商利百倍,十倍於種田。河北豪強大姓,何所為。不言而喻。終歸,王法在上。
  目無王法,寸步難行。
  海市入港,旗船泊位。
  皇宮車駕,已恭候多時。
  皇上遣媵妃田聖相迎,亦不失禮節。
  “車往何處?”登車時,神女輕問。
  “南宮鳳梧館。”田聖笑答。
  小喬稚氣未脫:“聞仙門多入雲臺觀,四海仙館。”
  田聖答曰:“太皇太後言,神女不可與仙門等同。”
  巫山神女,美眸生煙,心中大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