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0章 陣前反水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亂世附豪雄。
  於荊州名門大姓而言,劉表和孫堅,何人主政,並無不同。史上官渡後,曹操勢大。舉兵二十萬南下,荊州披甲十萬,大小戰船數以千計,卻不戰而降。
  稍後赤壁之戰,東吳主降派,亦占上風。究其原因,便是世家大族,利益取舍,背後作祟。更何況,此時軍心不穩,人心未附。
  蔡瑁、張允,見事不可為,欲陣前反水,實不出意外。
  黃祖雖中人之姿,屢戰屢敗。卻忠心護主,遠非蔡瑁、張允之輩可比。
  翌日再戰。
  黃祖自領三千殘兵,守備水砦。
  蔡瑁、張允,領兵拱衛岸上大營。
  昨日鏖戰。襄陽水軍,舟船盡毀。今日唯龜縮據守。
  如前所說,木柵砦墻前,遍插尖木如虎落。水下亦藏暗樁,擱淺戰船。船只若要通行。唯先將尖木暗樁,悉數拔除。方能抵近楯墻。正因水砦堅固,且逆風無從縱火。故黃祖竊以為,據險固守,尚有壹戰之力。
  索性以沈舟封堵砦門,死守柵墻。為防飛雲艦隊,居高下射。黃祖又以船木,連夜制備板楯,遮蔽頭頂。
  謂“攻城拔寨”。壹個“拔”字,道盡攻砦之妙。譬如虎口拔牙。擊破襄陽水軍,再拔除水砦。方能搶灘登岸。乘勝追擊,攻克襄陽,指日可待。
  不攻水砦,直取襄陽可乎。
  不可。
  襄陽雄城,非壹日之功。久攻不下,易斷糧道乃其壹。腹背受敵乃其二。
  孫堅不愧上將。先易後難,順風縱火,滅北岸守軍,得糧草輜重,並立足之地。振奮士氣,壹鼓作氣,全力南下。如此,亦無後顧之憂。
  本以為拔牙,必然艱難。豈料飛雲艦隊,皆有機關船吊。
  將根根尖木,輕松拔起,拋入漢水。
  青銅鉤拒,鐵壁鏵嘴,迎頭相撞,沖犁柵墻。
  柵墻百孔千瘡,轟然坍塌。戰至午時,水砦已破。見敗局已定,黃祖欲橫劍自刎,卻被麾下拼死救下。裹挾逃往岸上大營,不料卻被迎頭壹陣亂箭射回。
  黃祖揮劍喝罵:“二賊欲反乎!”
  陣中蔡瑁、張允二人,更不答話。只顧亂箭招呼。
  不得已。黃祖唯領殘部,繞營奔逃。壹路不斷有兵士慘叫斃命,伏屍遍地。
  孫堅自爵室,俯瞰全局。這便了然於胸:“岸上守軍,不戰自降。”
  “報——”便在此時,忽聞斥候來報:“少將軍已拿下江陵。”
  “哈哈!”孫堅大喜:“劉表後路已斷。真天助我也。”
  稍後,飛雲艦隊攻入水砦。江東健兒列隊登岸。
  見大勢已去。蔡瑁、張允,五花大綁,開門納降。先保住性命,再全家小不遲。料想,劉景升,忠厚長者,必不會加害。再者說來,蔡氏乃荊州大姓,舉足輕重,必不會輕易問罪。故二人這才有恃無恐。
  孫堅眼中不屑,壹閃而逝。親解其縛,好言寬慰。二將感激涕零,願效死力。
  聞此言,孫堅心中只顧冷笑。今日既能不戰而降我,焉知明日不戰而降他。
  命麾下四校,打掃戰場,收攏降卒。孫堅入營升帳。
  “黃祖何在?”
  “稟將軍,已逃襄陽。”蔡瑁答曰。
  “襄陽守軍幾何?”
  “約有數萬之眾。”蔡瑁又答。
  “營中尚有兵馬幾何。”
  “步騎五千,弓弩過萬。”蔡瑁面露得色。
  孫堅不置可否:“既有萬五兵馬,何以不戰而降。”
  蔡瑁慚愧無言。張允答曰:“將軍虎威,不敢忤逆。”
  孫堅大笑:“天下十三州,惟有德者居之。”
  “將軍明見。”二人賠笑。
  襄陽大營,中軍大帳。
  劉表面沈似水。
  噩耗接二連三。先是江陵城陷,後聞漢水大營被拔。黃祖兵敗逃回。蔡瑁、張允,陣前反水。若荊北不保,唯南下漢壽。與孫堅隔江對峙。
  然孫堅坐擁飛雲巨艦之利。若被其竊據半壁州境,尤其江陵乃造船重地。此消彼長,長此以往,舉州必為其所得。
  目視黃祖,丟盔棄甲,披頭散發。
  劉表心中難掩殺機。
  “祖遂屢敗,然素有忠心。”蒯良進言:“且逢用人之際,可暫留其性命。”
  劉表嘆道:“江東猛虎,不可力敵。今已渡漢水,不日當兵臨城下。更加江陵失陷,腹背受敵。何去何從,主簿可有良策。”
  蒯良答曰:“江陵失陷,乃因兵少。料想,孫堅必出奇謀。秘遣江東健兒,喬裝改容,趁黃射不備,竊據城池。故卑下竊以為,雖是精兵,當不滿千眾。換言之,唯有固守,無力馳援。此路兵馬,不足為慮。且南蠻校尉,不日當泛舟渡江。命其先據津鄉,再圍江陵,如此後顧無憂。只剩孫堅壹路兵馬,孤軍遠來,又三戰三捷。必生輕敵之心。”
  言罷,笑看黃祖:“黃祖當可為明公壹用。”
  “哦?”蒯良壹席話,除劉表壹半心病。然仍有壹半,不吐不快:“軍中傳聞,蔡瑁、張允,不戰而降。襄陽內外,人心不穩。若不等孫堅引軍來攻,皆避戰先降,又當如何。”
  “明公毋憂。”蒯越寬慰道:“先前北遷州治,荊州大族皆舉家避入城中。孫堅孤微發跡,聞,先時抄掠揚州豪強,得錢億計,販回飛雲艦隊。荊州名門,無不談虎色變。不戰而降,不啻自投虎口。智者不為也。”
  劉表輕輕頷首:“然如蔡瑁、張允,不可不防。”
  “明公所言極是。”蒯良、蒯越,異口同聲。
  劉表又問:“黃祖當作何用。”
  蒯良答曰:“孫堅『輕佻果躁』,必『隕身致敗』。今連戰連捷,輕而無備。明公再譴黃祖出戰,孫堅必蔑而追討之。只需伏兵險地,待孫堅輕騎追至,順發落石,必腦迸而亡矣。”
  “何處居險,可伏雄兵。”劉表忙問。
  “峴首山。”荊州山水,皆在蒯良胸中。這便以指代筆,蘸水書於案上。
  “峴首山南,地促且狹。側有鳳林(鳳凰山),可伏奇兵。待孫堅引軍至此,礌石滾木齊下。縱猛虎,亦難逃壹死也。”
  憶此處山水,劉表這便信服:“依計行事。”
  “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