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3章 無人祭奠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物是而人非。陛下人雖不在,萬金堂內,仍金碧輝煌,熠熠生光。
  陛下因勃海王與宋皇後之事,被先帝夢中怒斥。不敢在宮中留宿,遂遷來西邸。
  久居園中,大肆營造。西園宮室林立,風景瑰麗。萬金堂、裸遊館內,金屋藏嬌,不下萬人。依漢宮儀,待陛下葬文陵,西園萬余妙齡宮女,當悉數遷入陵園,為陛下守陵。從此孤燈壹盞,對影成三。
  絕大部分,孤獨終老,葬入園中。少數被家人秘密贖身。還有個別容貌上佳,入蟾宮折桂館。壹朝天子,壹朝臣。後宮佳麗,亦是如此這般。
  思緒萬千,劉備悠悠回神。
  二位帝後,正襟危坐,相對無言。
  大將軍何進,與驃騎將軍董重,按劍陪坐。
  唯我薊王,面露緬懷之色。
  睹物思人。劉備曾在此,與王美人隔屏對飲。也曾在下方銷金窟梁木,見陛下三杯醉臥。
  須臾。董太後輕開尊口:“禮官已呈謚號:‘孝靈’。”
  《諡(謚)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誌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顯然,禮官乃取“亂而不損”之意。
  《周禮》:“小喪賜謚。”又有《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劉備斟酌答道:“陛下至孝。倒也,匹配。”
  董太後忽垂淚:“人終有壹死。便是天子,亦所難免。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如今思來,若我母子,仍在河間。我兒未得這場潑天富貴,今時今日,是否仍在膝下承歡。不似這般,陰陽永隔。”
  “太後節哀。”劉備壹聲暗嘆。總歸是母子連心。
  “不說也罷。”董太後含淚言道:“銷金窟內,半數銅錢,既歸貴子。可否勞煩王上,悉數折成琉璃寶鈔。”
  “臣,遵命。”劉備敢不從命。
  “如此,朕先回宮。”董太後艱難起身。路過劉備座前,忽垂淚止步,俯身耳語:“麒麟降世,‘吾道窮矣’。”
  魯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孔子為此垂淚,言:“吾道窮矣”。
  劉備肅容下拜,無言以對。
  待董太後與董驃騎先後出殿。何後這才言道:“剩下壹半,亦請王上,折成琉璃寶鈔。送往濯龍園。”
  “臣,遵命。”劉備再拜。
  何後慵懶起身。路過劉備座前,忽探足輕踩薊王手背:“大漢天下,王上當真不取乎。”
  誅心之言,劉備無需理會。
  見劉備無語,何後得寸進尺,耳鬢廝磨,氣吐如蘭:“兄終弟及。合肥侯若繼大位,妾仍尊號(靈思)皇後。若等薊王登臨帝位,妾仍可為(帝)後乎。”
  “陛下屍骨未寒。”劉備終於開口:“皇後急(於改)嫁乎。”
  何後聞言壹窒,身後大將軍何進更是驚疑不定。須臾,劉備平揖起身,直視何後翦水雙眸,眼中清洌無波:“陛下為奸人所害,盛年而崩。未及下葬,皇後便來分家析產。何其急也。”
  何後終是落淚:“人前顯貴,人後受罪。深宮冷暖,唯妾自知。所作所為,皆為自保。妾若未曾入宮,或亦如小妹那般,清白無垢。今日之舉,讓王上見笑了。”
  “恭送皇後。”劉備言盡於此。
  “後會有期。”何後亦回禮。
  待堂內只剩壹人。劉備遂喚來黃門令左豐,清點銷金窟內財貨,裝車送入二崤城,九阪塢貲庫。
  車駕出西邸。見半張臉腫如豬頭的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已然清醒。劉備這便停車,命史渙送上金瘡藥。蹇碩強起下拜。
  家國天下。
  陛下身後之事,當真壹地雞毛。唯利是圖,坐地分贓。不加遮掩,毫無情義可言。親眼所見,無不令人齒冷心寒。
  昔日圍在陛下身邊,殷勤侍奉,朝夕可見的十常侍,全然不見蹤影。傳聞張讓、趙忠,已遣人奔赴合肥,暗中結好合肥侯。為各自的榮華富貴,提前鋪路。話說,此次此刻。通往合肥國的官道上,策馬揚鞭,壹路飛馳的,又何止十常侍的車馬。
  繞行南北二宮時,劉備忽心生厭倦。壹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洛陽二宮,十萬宮人。又有幾人,真為陛下痛哉惜哉。
  說到“兄終弟及”,還需提及壹人。
  勃海王劉悝。今漢宗室。章帝曾孫,河間孝王之孫,蠡吾侯之子,先帝胞弟。建和元年(147年)七月,勃海王劉鴻薨,無子嗣,國絕。先帝遂封胞弟,時蠡吾侯劉悝為勃海王。
  建寧元年,正月。太後竇妙與大將軍竇武,策立解瀆亭侯劉宏繼承大統,派人前往河間迎駕。民間流言四起。說,劉悝憤恨先帝未傳位與己,欲起兵搶奪迎駕詔書。
  此事,後雖不了了之。然勃海王劉悝之所以如此行事,正因有“兄終弟及”的繼承傳統。
  民間傳聞,不見正史。許,真有其事。故陛下繼位後,才與中常侍王甫壹唱壹和,痛下殺手。
  劉悝妃妾十壹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獄中。傅、相以下,以輔導王不忠,悉伏誅。在位二十五年,國除。
  妃妾十壹人,伎女二十四,後宮佳麗,計三十有五。在位二十五年,誕下子女七十。
  此等規模,當是兩漢王爵的壹般水準。若非身死國除,或不值史家壹提。
  看我薊王。螽斯衍慶,綿綿瓜瓞。
  西郭,十裏函園,車騎將軍府。
  新任大將軍府主簿許攸,正與老友曹操,並榻對飲。
  “子遠,王使君此謀,究竟是利是弊。”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待置身事外,細細回想,曹操忽生疑竇。
  “自是大大利好。”許攸微微壹笑,頗有高士之風。
  “不吝賜教。”曹操平揖求教。
  “起事時,王使君曾振臂高呼‘伐無道,誅暴君’。”許攸言道:“攸,便借古喻今,從先秦說起。傳聞,始皇帝最後壹次出巡前,各地多現不祥之兆。東郡曾有隕石落下,上刻‘始皇死而地分’。果不其然。始皇崩於半道,陳屍晾屍臺上。後,天下分崩,楚漢相爭。高祖起於布衣,奮劍豪取天下。立煌煌天漢,四百余年。孟德且思,今時今日,與‘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何其相似耳。”
  “皇死地分。”曹操幡然醒悟:“王使君,欲將‘合肥侯’,比作‘高祖’乎。”
  “然也。”許攸字字見血:“今漢,如老樹將死。自上而下,病入膏肓。唯摧枯拉朽,野火燎原方能枯木重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