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9章 與世推移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子遠,子遠。”
  許攸步出天梯,正欲登車。忽聞頭上呼喚。仰面壹觀,正是三樓雅座,陳琳探身。尊卑有序。薊王先行,百官陪駕。真二千石自為六百石先。陳琳等之不及,遂步下三樓,臨窗呼喚。
  真二千石列,劉文、劉修等人,含笑而立。陳琳與許攸,乃故交好友。陳琳為國秉筆,壯有骨鯁。凡有無解,必問許攸。今日臨窗高呼,必是因此。
  “諸君先行。”許攸遂命駕車禦者,裏道避讓。話說,薊人相交,意氣相投。君不見,主公劉備,少時四友,今日四義弟。陳琳六百石,卻與真二千石許攸交厚。此亦為許子遠,揚名也。
  待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車駕離場。陳琳這才隨同六百石列,姍姍來遲。
  許子遠獨立車下,悠然自得。
  六百石官,紛紛見禮。許攸亦從容回禮。
  身前報館右丞衛覬,低聲勸道:“孔璋切莫再行此事。”
  陳琳如何能不醒悟:“伯覦所言極是。”
  “速去。”見百官駐足,衛覬又低聲催促:“與上官先行。”
  “喏。”陳琳躬身出列,趨步先行。趕去與許攸相見。
  《後漢書·任延傳》:“(任延)拜武威太守,(光武)帝親見,戒之曰:‘善事上官,無失名譽。’延對曰:‘臣聞‘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節;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詔。’帝嘆曰:‘卿言是也。’”
  大漢吏治,足見壹斑。
  二人登車。陳琳面露愧色:“所慮不周,子遠勿怪。”言指讓許攸久等。
  “無妨。”許攸笑道:“妳我之間,何出此言。”
  得衛覬相勸,陳琳已醒悟:“正因與子遠交厚,更不該陷子遠於窘迫。”
  許攸眼中,暖意忽生:“孔璋之意,我已盡知。”
  二人落座。許攸笑問:“何事急也?”
  “乃為今日演武。”陳琳這便答曰:“不分勝負,該當如何?”
  許攸笑道:“十取其八,又有何難?”
  “勝負不分,如何擇選?”陳琳仍未能悟。
  “二家兄弟,各取其壹也。”許攸答曰。
  “莫非……”陳琳幡然醒悟:“牙門末席,乃為許褚並龐德。”
  “然也。”許攸答曰:“主公征身毒,必求壹擊破之。國中精銳,需守衛河北,不可輕動。演武決勝,乃為盡取虎賁也。”
  “原來如此。”陳琳心中疑慮,風吹雲散。
  許攸又道:“上陵禮後,北匈奴、貴霜國使將歸。待河海解凍,樓船校尉郭祖,當攜輜重糧草,並東瀛(都護)府兵南下。兼並身毒,南州皆為漢土矣。”
  “謝子遠解惑。”陳琳肅容行禮。
  許攸亦含笑回禮。
  尊卑有序,又相投意氣。私交無損公義。廟堂與江湖,壹袖之隔,咫尺之間。爽烈國風,非親臨,不可盡知也。
  話說,如許攸、陳琳這般,三五好友,壹眾親朋,乃至扶老攜幼,舉族來投者,屢見不鮮。薊王知人善用,明以照奸。更加高薪養廉,多措並舉,薊國吏治之清明。百年難得壹見。終歸是“馬瘦毛長,人窮誌短”。如賈詡、李儒、許攸這般,才智得舒。養浩然正氣,立君子威風,屹立於天地之間。“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便是世道人心。常聞人心不古,世道又古否。
  何為世道,人間正道也。若舉世皆濁,又有幾人能獨善其身。上行而下效。如賈詡、李儒、許攸等,聰明絕頂,智多近妖。為善其身,必無所不用其極。世人皆濁,於是淈泥揚波,興風作浪,末世不遠矣。
  此便是漁父所言:“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道如何,“聖人”便當如何。能順其自然,又引人向善。便是內聖而外王。
  混沌不分,譬如天地初開。如何行事,且看我薊王。壹金知人心,先分善惡清濁。再涓滴成河,百川到海。淬煉民情國風,重鑄世道人心。教化萬民,向化四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奸惡之徒,無從遁形。
  不世之明主也。
  六戰。趙雲、陳到對張郃、馬超。
  萬眾矚目。
  話說。趙雲、陳到、連戰連勝。已鎖定四將席位。更加演武十五器俱全。張郃、馬超,首戰輪空。只得新器十五。因成弱勢。
  若將余下四器補足,足需百億。便富可敵國,亦有心無力。
  不等明日出戰。街頭巷尾,茶余飯後,國人已議論紛紛。
  若只得壹器,當擇十壹。霹靂飛鬥車,送女仙飛刺工師,可破十五器。
  若能得二器,當擇十壹並十四。群鴉火雨,巨大威力。可滅敵陣諸器。或有人言,十二器,霹靂子母雷,亦是大殺器。濃煙嗆鼻,無從立足,兵器再無用武之地。
  又有人言,若勢均力敵,雙方兵器盡毀。唯鬥將決勝。趙雲連出二陣,陳到只戰壹場。或是陳到鬥馬超,趙雲戰張郃。如此,張郃、馬超,恐難勝矣。
  終歸眾說紛紜,無有定論。
  臨鄉東北十裏,方城縣雀臺障,中壘將軍營。
  “大哥!”關羽、張飛,打馬入營。
  薊王言道:“二弟,三弟。速近前來。”
  “唉!”二人分開人群,走入中圈。只見壹排新式機關兵車,正被匠師,逐壹操弄。
  “有何不同?”張飛急問。
  “且看車底。”
  隨劉備所指,張飛順目壹觀,便有所覺:“赤馬革囊。”車廂底部暗格,裝有赤馬革船所用,充氣革囊。赤馬革船,乃是樓船鬥艦,常備小艇。只需充足氣,可載壹什兵卒。常為沖鋒、逃生所用。
  “然也。”劉備笑道:“充氣後,可浮於水。”車廂加革囊,譬如赤馬快艇。
  “車雖浮於水,駑馬又當如何?”張飛出口便知:“馬亦善水。”
  “然也。”劉備笑道:“如此,若遇枝津緩流,無需搭橋,便可橫渡。”
  “聞,身毒枝津故瀆眾多。”關羽言道:“大哥乃為南征所用。”
  “正是。”劉備答曰:“舫車沈重,若無軌路,不堪遠行。此行當棄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