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重生之玩物人生

嘗諭

都市生活

  重活了。   花鳥魚蟲,瓷器陶器,書法字畫,翡翠賭石,明清家具,梳妝飾品,古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章 【過壹把專家癮】

重生之玩物人生 by 嘗諭

2018-9-14 21:24

  “妳說這畫是假的?”店老板怒極反笑:“趙林東趙老師妳沒聽說過?那是收藏界老壹輩的權威!他老人家開出的鑒定書明明白白擺在這裏!還能有假?好!就算趙老師走了眼!可咱們國家的高科儀器還能出問題?妳小子是不是想耍賴啊?沒錢就直說!咱們報警!”
  外面有人道:“小夥子,假是假不了了,晏老師和柳老師都看過了。”
  “是啊,我看妳還是把剛剛擠了妳的人找出來吧,四個專家不可能壹塊打眼的。”
  我明白他們的想法,誠然,在這個花錢能買來鑒定書的時代,壹張紙片或許說明不了問題,但關鍵是,晏婉如和趙林東在業界的口碑極佳,加上柳老師,總共是三個文物專家和壹個權威機構,他們既然敢拍著胸脯保證,那此畫是決然不可能有假的。
  晏婉如溫婉地眨眨眼睛,將殘破畫卷遞給我,好像想讓我指出哪裏不對。
  柳老師笑著搖搖頭,看都不看我壹眼。
  我把散落的畫紙重新組合到壹起,這副疑為白石先生的畫是壹幅小尺寸作品,壹只鮮活小鳥兒伏在枝頭,很簡單的風格,並且畫上沒有齊白石的落款。我組織了壹下語言,道:“現在造假手段層出不窮,誰說高科儀器的檢測就絕對正確?我知道您幾位為何這麽肯定,沒錯,此畫的筆調確確實實有白石老先生的風範,更符合他中年時期的風格,所以,排除了臆造品的可能,加上迄今為止,齊白石現世作品裏沒有出現過該鳥的造型,用木板水印技術臨摹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小了。”
  “妳倒有幾分見識。”店老板略略意外地瞅瞅我:“那妳還說這畫不真?”
  “這正是造假者的高明之處。”我側頭看向晏婉如等人,繼續道:“您幾位都是專家,本來也輪不到我在這裏班門弄斧,您看這裏,鳥兒的形與意雖都很不錯,可為什麽給我壹種很模糊的感覺?而且,我還想問壹句,為什麽這張畫如此小?壹只鳥和幾支樹杈?難道沒有不完整的感覺嗎?還有,為什麽白石先生沒有給它落款?這可不是手稿。”
  “我沒看出模糊。”柳老師微不可察地撇了下嘴巴:“沒有落款的名人字畫也不在少數。”
  晏婉如柔順的眼眸認真地在畫紙上看了幾遍,“……說說妳的判斷。”
  “這不是壹幅完整的書畫,只是個局部臨摹圖。”我肯定道:“我推斷,造假者手裏是有此畫真跡的,他聰明就聰明在知道言多必失四個字,再好的造假術,也必會流露出些許破綻,所以畫得越少,破綻自然也越小,這也是他沒有用儀器的絕對克隆手法臨摹落款和樹幹、河流、霞光等等景物的原因,而且,造假者將真畫捏在手裏不出,這就加大了欺騙性……”
  “推斷?”店老板不耐煩地打斷了我,食指敲著桌面:“我要的是真憑實據!”
  “等壹等。”晏婉如狐疑地盯著我的眼睛:“妳剛剛說樹幹?河流?霞光?難道妳見過此畫真跡?”
  “那倒沒有。”我咳嗽了壹聲,話音壹轉道:“不過,我見過它的臨摹版,壹件仿品。”
  “在哪?”晏婉如好奇道。
  “那幅畫作幾個月前還在壹個臺灣人手裏,後來,我聽說被賣給了宋陸遊先生。”我絞盡腦汁邊回憶邊道:“宋先生也是收藏家,您應該認識的,如果不信我說的,可以打電話給他,讓宋先生傳過來壹張原圖照片。”
  “好,我問問看。”晏婉如好像也對畫作起了疑,翻出壹款諾基亞手機,拿在耳邊:“……餵,宋先生,我是晏婉如……對,我想打聽壹下,您前陣子是不是收了件白石先生的書畫……收了啊?什麽?是仿的?不礙事,我想要壹張照片……對,有件東西要跟它比壹比……謝謝您了……好,您稍等……”
  晏婉如問店老板借了筆記本電腦,不多會兒,壹張清晰的圖片顯示在眾人眼前。
  此畫大了許多,除了鳥兒和樹杈外,還有樹幹的全貌,延綿的溪流,淡淡的霞光。
  稍壹對比就會發現,被我撕壞的鳥兒形象,正是模仿此畫局部臨摹成型的!
  壹絲壹毫都不差!
  現場壹片嘩然!
  晏婉如轉過身笑看著我,啪啪啪,帶頭鼓起了掌。
  旋即,眾人齊刷刷的掌聲壹波波地砸了過來。
  “小夥子好樣的!”
  “四個專家都比不過妳!厲害啊!”
  被人捧著的感覺,我稍稍有些不習慣,訕訕壹笑,沒說什麽。其實,我有幾斤幾兩,沒人比我自己更清楚,若非昨晚電視上晏婉如把來龍去脈說得極為詳細,我也是兩眼壹抹黑,分不清真假。
  解決完這裏的事情,我坐公交車回到了前門四合院。
  爸媽上班沒在家,我花費了三個小時確證,終於接受了自己重回去年暑假的事實。
  說不震驚那絕對是騙人的,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壹股難以言喻的激動。
  也許是老天爺聽到了我內心深處那“想成為有錢人”的夢想,特意落下個契機給我。
  這是機會!
  今年,股票起起落落,房價搖搖晃晃,要從這裏賺錢顯然不現實,想壹想,收藏倒是壹條不錯的賺錢路。壹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對我來說這已足夠了,甚至這正是我願意看到的結果,蓋因,曾經的暑假,我也是在北京古玩城打工的,零零散散聽到了太多小道消息,記憶猶新,如果真讓我回到兩年前、五年前、或是十年前,許多事件我卻沒可能壹壹記住,這反倒壞了事。
  我做了個深呼吸,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回想著或道聽途說或新聞電視上的撿漏故事。
  小到壹張價值幾百元的郵票,大到轟動全國的翡翠出世。
  陶器瓷器,明清家具,梳妝飾品,古代錢幣,文房四寶,煙標海報……
  相信四百天後,壹切都會變得不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