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知白

歷史軍事

家積貧則苦,國積貧則弱,家苦國弱,民何以生? 盛世文明興,亂世野蠻起,好在這中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八十四章 備戰

不讓江山 by 知白

2022-2-10 19:46

  軍報從東北邊疆傳來,邊關出了意外,壹種誰也不可能有所預料的意外。
  李叱聽完消息之後,心情就變得格外沈重。
  兗州的邊關修建在壹條峽谷之中,峽谷兩側懸崖峭壁難以攀爬,所以這座雄關,歷來都是阻擋渤海人的堅固堡壘。
  可是就在半個月之前,或許是因為已經連續很多天都在下雪,山關壹側的峭壁竟然崩塌。
  難以確定到底是不是雪壓的,還是因為什麽別的緣故,山崩之後巨石落下,緊跟著就是雪崩。
  這裏常年積雪覆蓋,雪壹年壹年的積壓,可能是造成山崩的緣故。
  亂石飛落,大雪覆蓋,峽谷裏的渤海軍損失慘重,至少有上萬人被雪崩掩埋送命。
  而掉落的壹塊巨石,將山關砸的坍塌,雪崩又將山關埋起來了壹樣。
  雖然雪崩的主要地點位於渤海人那邊,所以山關內的守軍損失遠遠小於渤海人。
  但山關城墻坍塌後,大雪又壓下來,就形成了壹條可以直接沖上城墻的坡道。
  渤海人竟然連搶救同袍都沒有去做,雪崩之後不久就發動了進攻,這種心狠也令人震撼。
  在渤海王石在勛親自督戰之下,發了瘋的渤海人已經攻破邊關,殺進兗州。
  石在勛宣稱,這是中原將滅的天兆,是神靈在庇佑渤海國的大軍。
  渤海人對此深信不疑,所以壹下子士氣就起來了。
  先趕到邊關的是冀州節度使徐績,帶去了足夠多的兵力,可是山關壹破,寧軍這邊峽谷更為狹窄壹些,兵力就無法展開。
  這就導致渤海人不計代價的進攻取得了效果,他們硬生生靠著堆積人命把寧軍擠出峽谷。
  沈珊瑚在沿海壹線巡查布防,得到消息後已經率軍趕了過去,此時應該還沒到。
  山關壹破,那些餓狼壹樣的渤海人,就會洶湧而來。
  在軍隊後邊就是那些快餓死的饑民,他們都覺得中原繁華,到處都是食物。
  所以這些人壹湧進來,就好像蝗災到來壹樣,所過之處,真的可以說是寸草不生。
  “傳令下去,大軍整頓軍備,明日壹早趕去支援。”
  李叱看向余九齡。
  余九齡連忙轉身跑出去傳令。
  與李叱壹同率軍回來的淡臺壓境道:“我先帶騎兵過去,能快壹些就快壹些。”
  李叱嗯了壹聲,交代淡臺小心壹些。
  淡臺壓境立刻出門,雖然騎兵數量不是很多,可此時趕過去的隊伍,哪怕只到了幾千人,就有可能在改變戰局的助力。
  “這次有些不大好應付。”
  李叱看向高希寧,很認真地說道:“妳和廷尉軍留在孟原固,三位老人家也不能隨軍前去。”
  高希寧道:“我跟妳去,我留下隊伍保護他們。”
  李叱搖頭:“以往兗州的邊關也有被攻破的時候,但歷次都能再殺回去,這次不壹樣,因為邊關城墻坍塌,積雪形成坡道,渤海人的援兵能壹直往這邊輸送,咱們再想把渤海人壓回去的話很難。”
  他在高希寧的肩膀輕輕拍了拍:“等我消息,如果情況不大好,妳就帶著廷尉軍先撤回龍頭關。”
  高希寧還想再說什麽,李叱道:“要聽話,妳們都踏踏實實的,我才能踏踏實實的。”
  高希寧只好點了點頭:“那妳放心,我會照顧好所有人。”
  李叱應了壹聲,然後快步出門。
  “柳戈。”
  李叱壹邊走壹邊吩咐:“淡臺帶著騎兵先行,妳負責後隊輜重。”
  柳戈連忙答應了,看起來,寧王是要親自指揮大軍。
  與此同時,渤海國。
  渤海王石在勛已經知道闊可敵無言量等人已經兵敗返回渤海,他在破城之後立刻就派人回去告訴無言量,盡快運送兵力,在沿海壹線登陸接應。
  在李叱得到消息之後不久,闊可敵無言量也得到了消息,所以立刻就給桑人下令,船隊再次起航。
  這樣的氣候,桑人其實不願意出海,每年這個時候海上都不會太平。
  可是純邊斥力解釋了半天海上的危險,可在北方的闊可敵無言量根本聽不懂,也根本不想聽。
  內陸的黑武帝國,完全不明白海裏會有什麽兇險,他只以為是純邊斥力被中原人打怕了。
  純邊斥力無奈之下,也只好答應,可心中卻忐忑不安。
  對大海沒有敬畏,大海就壹定會讓人明白沒有敬畏會付出什麽代價。
  就正如許多年前,那時候如日中天的蒙帝國橫掃天下,中原,黑武,以及西域,蒙帝國全都收入囊中。
  那時候的蒙帝國汗皇聽聞海外有仙島,住著神仙,懂長生不老之術。
  於是調派大軍準備征服桑國,可是就因為對大海完全不了解,導致前後兩次派出去的大軍,都在半路遇到了大風浪,兩次幾乎都是全軍覆沒。
  自此之後,蒙帝國再也沒有動過征服桑國的念頭。
  其實,當初只要蒙古國的統帥,將出征的日期提前壹個月,或者推後壹個月,都不會有什麽事。
  如果那時候蒙帝國成功征服桑國的話,此時此刻的桑國,應該過的比奴隸還慘。
  純邊斥力雖然答應了,但也不敢賭上全部,他以船員需要輪換休息,海船需要輪換保養為由,說服闊可敵無言量,將艦隊分成兩批,輪換出海。
  人就是這樣奇怪,他對闊可敵無言量說大海有兇險,無言量並不信他。
  他說船需要修護保養,無言量就信,因為無言量覺得,船穩固不穩固,比什麽都重要。
  幾天後,桑人水師的壹半戰船,滿載著五萬渤海人軍隊,朝著兗州海岸那邊開過去。
  莽原山。
  山下是寧軍的大營,他們在這堵住了渤海人的隊伍,雙方已經連續激戰了有二十幾天時間。
  寧軍兵力只有渤海人的五分之壹,但是借助地勢,再加上裝備和戰力上的巨大優勢,渤海人想再進壹步也難。
  所以石在勛才會那麽盼著桑人的水師起到作用,繞過寧軍防線,在兗州登陸,然後內外夾擊將寧軍擊敗。
  這就是有海船的優勢,既然有,那就要把這優勢徹底發揮出來才行。
  正在和沈珊瑚,還有淡臺壓境他們三人站在高坡上觀察敵情,徐績回頭看了壹眼,見身後方向,又來了壹支打著烈紅色戰旗的隊伍,心裏又能松口氣。
  援兵正在不斷的趕來,這就是能讓他也能讓每壹名在前線拼殺的士兵,心裏踏實的原因。
  楚時期,邊軍多是孤軍奮戰的局面,已經壹去不返了。
  等那支隊伍進了大營他才知道,竟然是寧王到了,眾人連忙下山去迎接。
  還沒到山下,卻見寧王已經帶著人上山來了。
  這戰場的壹側就是莽原山,好在是有這壹座山在,寧軍占據著高處,可以壓制渤海人的攻勢。
  李叱擺手示意他們不要行禮,指了指上邊,眾人隨即又跟著折返回去。
  “我們已經在修建木寨,還沒有完工,天寒地凍,打樁實在艱難,所以木墻修建的速度並不快。”
  徐績跟在李叱身後壹邊走壹邊匯報。
  李叱腳步壹停,回頭看了徐績壹眼:“派人去收集幹草,以幹草堆積成墻,用水潑。”
  徐績聽到這話後楞了壹下,心說這麽簡單的法子,自己竟然疏忽了。
  莽原山這邊的氣候,很快就能凍上壹堵圍墻出來,比搭建木墻要快得多。
  “說咱們的損失傷亡。”
  李叱繼續往山上走。
  徐績道:“原本邊關守軍有壹萬兩千人,都是當初白山軍的老兵,後被沈將軍收服後留守於此,這次渤海人攻勢太猛,咱們的邊軍損失不小,再加上雪崩,壹萬兩千人,現在余下的只有四千人不到,可是他們擊殺的渤海人,至少有三四萬。”
  李叱道:“把邊軍兄弟換下去休息。”
  徐績道:“已經換下去了,讓他們在後營負責輜重保護。”
  李叱點了點頭:“說敵情。”
  徐績道:“渤海王石在勛親自率軍,正面的兵力,大概已經超過了七十萬,雖然他們損失數萬人,可後續的人馬源源不斷上來,壹時堵不上峽谷,他們的人就還會壹直往這邊增援。”
  說到這,徐績有些擔心地說道:“我們現在兵力上倒是沒有那麽大的劣勢,但武器裝備消耗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弓箭和標槍,渤海人沖鋒兇猛,不怕死壹樣。”
  “而且他們那邊,兵器都是稀缺品,連人手壹把長刀都沒有,所以每次進攻之後,他們都會把屍體盡力拖拽回去,來獲取我們的箭和標槍。”
  李叱皺眉沈思了壹會兒,側頭看了看四周。
  這茫茫壹片的銀白,看的時間久了,然的眼睛都有些不適應。
  “他們的皮甲多不多?”
  李叱問。
  徐績搖頭:“哪有什麽皮甲,大部分士兵身上的棉衣都不厚實,但渤海那邊氣候向來如此,他們比我們適應。”
  李叱轉身下山:“跟我去試試,能不能借這天地之力給咱們補充兵器。”
  他到了山下:“去燒壹鍋水。”
  徐績連忙吩咐人去做。
  李叱讓人找來壹根木頭放在旁邊備著,然後用他的鳴鴻刃在地上挖出來個尖銳的三角形的坑,然後再挖出來壹條長槽。
  將木棍放在長槽裏,水燒開了之後等到放涼,李叱往挖出來的坑中澆水。
  根本就沒用等多久,那澆下去的水就凍成了結實的冰,可見這邊的氣候有多嚴寒。
  李叱將木棍拿起來,木棍被凍住,頂端也出現了壹個冰錐。
  他轉身將這冰槍擲了出去,砰地壹聲,冰槍戳在壹棵大樹上,冰碎裂,樹上也留下了壹個坑。
  “當標槍勉強能用。”
  李叱吩咐道:“合適的木材不好找,就直接凍冰錐出來,有的是雪,把雪化了凍成冰槍,損耗再多也不用心疼,能用就行。”
  “是!”
  徐績立刻應了壹聲,眼睛發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