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不管老朱怎麽想,朱棣覺得他領會了朱元璋的意思,還不是讓大家夥往外打,打下了地盤,和朝廷分賬,然後不管怎麽折騰,都沒人管。
  前提是兔子不吃窩邊草,別禍害中原百姓就行了。
  懂了,這不就是藍玉講的梁山泊嗎,敢情咱爹就是個大號的黑三郎,張先生就屬於軍師那個角色,不過比無用強多了,叫有用吧!
  這兔崽子挺美的,可是朱樉和朱棡卻不是那麽滿意。很顯然,按照這個規劃方案,他們就藩之後,也就能拿到五百畝田,只能給府裏供應些蔬菜雜糧,剩下的全都要看宮裏分出來的產業。
  這壹點就要看馬皇後了,她手上的紡織廠,被服廠,還有各種各樣的作坊,如果分給幾個皇子,倒是夠他們衣食無憂了。
  其實這裏面還有很多設計,張希孟不方便說,老朱也不想當群臣壹壹講清楚。
  畢竟要勸說天子,砍自己兒子們壹刀,尤其是老朱這種,堪稱溺愛的皇帝,是多麽艱難!
  壹個弄不好,就是離間天家骨肉之情,大逆不道,居心叵測,簡直比亂臣賊子還可怕……這也就是張希孟,他不但能勸得了朱元璋,還能跟馬皇後說上話。
  費了好大力氣,才把這兩口子說服了。
  其實這個玄機就在撥給皇子們的產業上面,田地限制在了五百畝,但是林地可不可以多壹點,水域能不能劃給皇子,另外還有礦場,這個更是大頭兒。
  還是那句話,到底是天家血脈,還真能讓他們吃不上,喝不上?
  這是不可能的。
  只要盡量不讓他們禍害老百姓就是了。
  要知道勸說老朱,接受這套方案,就花費了張希孟很大的心思。
  他早上進去,跟朱元璋最後敲定的,也是這壹部分內容。
  因為在老朱看來,土地是壹切的根本,他工商只是附屬品。張希孟說的好聽,給皇子們產業,可問題是子孫後代,萬壹有誰不爭氣,把祖宗的產業敗壞了,那該怎麽辦?
  在老朱看來,給皇子們田產,不管出什麽事,土地還在,沒有哪個膽大包天的,敢侵奪朱家的田產。
  這樣壹來,朱家子孫永遠不至於餓死。
  但是換成了別的產業,那就不好說了,萬壹中途虧光了,又該怎麽辦?
  這裏面還有壹個問題,子孫繁衍,人口越來越多,如果產業只是給壹個人,其他人怎麽辦?
  作為壹個連起名字都想的那麽周全的爹,朱元璋替他們家後代考慮的那叫壹個周全!
  就連馬皇後都瞠目結舌,險些說不下去。
  在這個時候,就只剩下張希孟壹人力挽狂瀾了。
  他給出了壹整套方案,首先,分給每個藩王的產業,宗正寺要有掌握,每壹年藩王府的賬目,都要宗正寺審核。
  假使朱家子孫,經過幾代繁衍之後,人數眾多,甚至活不下去,就要宗正寺想辦法按照每個王府的情況,協調財力,救濟宗人。
  張希孟這壹下子,又給了宗正寺足夠的權柄,讓這個衙門不再是擺設。
  除此之外,針對朱家子孫,要多給點發展的空間,給予每個王府產業,也是給他們的子孫後代壹個機會。
  能學點什麽東西,自食其力,甚至發財,考科舉,都是可以的……三代之後,就準許宗人考試,入朝為官,和普通人待遇壹樣,沒有什麽限制。
  但即便如此,就有那些不爭氣的,沒出息的,想要坐吃山空的……又或者宗正寺也拿不出足夠的錢財,管不了那麽多朱家子弟怎麽辦?
  這要是普通人,張希孟就直接說了,自己不爭氣,管他們去死!
  但是對不起,這是老朱家的人啊!
  張希孟沒辦法,只能出個主意,就是以後藩王對外用兵,搶到了土地,要上繳壹部分給皇室。
  放到宮中,算作皇家的產業。
  也就是說,朱家子孫真的什麽本事也沒有,必須靠著土地養活,在外面劃壹塊土地給他們,也是可以的。
  而且藩王拿下土地,充實皇家產業,日後分封藩王,也方便壹些。
  如果有心去外面,有壹番作為,那皆大歡喜。
  如果沒有,甚至可以遙領,虛封。
  然後這塊土地可以由宗正寺負責。
  毫無疑問,張希孟的這套方案,等於是把皇家和對外用兵綁在了壹起。
  因為只有不斷開拓,皇家產業才會越來越多,包括宗正寺,藩王,這套宗室體系,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
  相比之下,朝廷官府雖然在對外用兵,開疆拓土上面,也有很大的好處,但終究不如皇室拿得多。
  張希孟也知道這裏面會有問題,甚至搞不好,會造成宗室做大。
  但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先哄著老朱,把宗室條例確定下來,避免朱家人破壞田制,敗壞根基。
  只要老朱家人不添亂,任何人想要破壞均田,都要摸摸脖子上面的腦殼,還存在與否!
  而且張希孟判斷,有了這個規則之後,接下來就是各顯身手,宗室能鬧到什麽程度,估計還會輸給文官。
  在這壹點上,張希孟是很篤定的。
  畢竟朱家怎麽樣,都是壹人壹家,想要跟全天下的聰明人鬥,那還是太高估自己的本事了。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要讓老朱上車。
  總而言之壹句話,宗室這個最大的難題,算是讓張希孟克服了,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好辦了。
  “咱會讓宮裏盡快清理好田產冊圖。今後宮中有多少田,每年收獲多少,也都有個明確的數目。戶部,乃至全天下人,都可以監督。咱身為天子,率先垂範,從此之後,均田之政,絕不可改。誰觸動了天條,誰就必死無疑!”
  朱元璋殺氣騰騰,群臣肅然,無不惶恐驚駭。
  既然天子都發話了,從皇家開始,那其他人還有什麽好說的,只能服從。
  不過在壹大堆遵旨的聲音之中,有壹個人喊得格外響亮,那就是朱棣。
  這小子現在只剩下摩拳擦掌。反正不管交多少,分多少,只要我搶的夠多,就沒什麽好怕的。
  重申了田制之後,剩下的問題就簡單了。
  “來人,把唐勝宗和陸仲亨帶上來。”
  不多時,就有人押著兩個人,晃晃悠悠,走了上來。
  昔日兩位叱咤疆場的猛將,才關進去沒多久,竟然憔悴疲憊,尤其是唐勝宗,鬢角額頭,居然有了白發。
  腰背也彎了,臉上也有了皺紋,走道踉踉蹌蹌,看得大家夥都楞住了,國法無情,竟然如此可怕?
  好些武將都不由自主張大嘴巴。
  “罪臣拜見陛下”
  唐勝宗和陸仲亨壹起跪倒,磕頭作響。
  朱元璋看在眼裏,微微沈吟,“妳們自稱罪臣,是知道自己所犯何罪?”
  “罪臣知道!罪臣敗壞田制,兼並土地,罪臣該死!”唐勝宗老老實實匍匐地上。
  陸仲亨隨即道:“辜恩負義,也收取了田產,敗壞國典,臣死不足惜!”
  兩個人都乖乖認罪。
  其實到了這壹步,再隱瞞下去,也沒有什麽意思了。
  反而不如老老實實,或許還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果不其然,看他們兩個人這麽慘,就有人受不了了,武臣當中,有好幾位都想跪倒,替他們求情。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徐達沒有動。
  不但沒動,還神色凝重,壹臉嚴肅,他並不覺得可以寬宥。
  而另壹邊,常遇春卻是兩眼放空,什麽話都沒有。他已經從小舅子藍玉那裏得到了不少消息,他們作死,就讓他們死去!
  也省得壹群人以淮西勛貴自居,連自己也不放在眼裏!
  沒有這兩位帶頭,其他人想說話,也不夠份量。
  朱元璋看了壹圈,就想宣判。
  可就在這時候,禦史大夫楊憲突然站出來,向朱元璋跪倒。
  “陛下,臣以為敗壞田制,確實死有余辜。只是唐陸二犯,是先行犯罪,此時已經有了悔改之意。臣竊以為是否能網開壹面,削去爵位!即便如此,也足以警示天下,告誡群臣。”
  朱元璋壹怔,他倒不是驚訝別的,楊憲真是好大膽子,竟然敢出來求情!
  有楊憲帶頭,武臣之中,吳禎,花雲,還有幾個,也有了往前走的意思,想要追隨楊憲之後,壹起求情。
  說到底,兔死狐悲,他們還是不甘心就這麽看著這倆人死。
  朝堂眾人的變化,張希孟全都看在眼裏,他立刻道:“陛下,二犯雖然認罪,但此案乃是拱衛司指揮僉事毛驤主辦,臣以為還是該聽聽他的意見,畢竟此案牽連極廣,馬虎不得。”
  張希孟這壹句話,等於打亂了楊憲等人的節奏,站在群臣之末的毛驤,急忙站出。
  “啟奏陛下,臣已經查清楚,唐勝宗、陸仲亨,在侵占田地之中,打殺百姓十數人,另外查案官吏被害,證人被殺,他們還收買地方官吏,私自篡改戶籍黃冊,臣,臣還發現了許多兵器,臣以為他們有謀逆之心!”
  殺人謀反,壹條比壹條嚇人,當真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
  不愧是妳,比郭英可要狠多了!
  群臣也是大驚失色,張相公已經重申了均田,目的達到了,網開壹面,未必不可以,現在就剩下陛下了。
  妳壹個小小的拱衛司僉事,也配出來說話?
  眾人的目光瞬間落在了毛驤身上,可是此人態度堅定,絲毫沒有改變態度的意思。
  就在這時候,朱元璋開口了,“楊憲,妳方才是狡辯之詞!此前的田法已經很明白了,誰破壞誰就要掉腦袋!咱就網開壹面,不必剝皮楦草了,大明的勛貴,到了下面,不能當沒臉沒皮的鬼!”
  “散朝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