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18章 百家大考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我們這些諸子百家的領頭人,歷來對自己的學說都很自信。”這不是廢話嗎,他們如果對自己的學術不自信,當初又不會加入,現在還成為頭領了。
  “都覺得自己的學說是各派中最好的,是最適合治理國家的。”
  “包括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家創始人,墨子,老子,鄒衍、許行……也都是如此。”
  “諸子百家的各家,到底是真好還是假好,其學說理論到底是真有用,還是假有用,治理行省壹段時間就能立刻見分曉了。”
  其余的頭領聞言紛紛點頭,
  相互對望壹樣,也是同樣的激動。
  現在,朱皇帝給了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可謂是亙古未見。就連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創始人墨子等人,最多也只是四處宣揚自己的學術而已,哪有這樣實踐的機會?
  他們甚至連,用自己的學術,治理壹個小縣的機會都沒有。
  而現在,他們有了實踐的機會,而且還是治理壹個行省。
  怎能不讓他們心中激動。
  同時,人群心中也是誠惶誠恐,
  萬壹自己的學說,經不起實踐的考驗怎麽辦?
  經不起考驗,讓百姓受苦,把行省治理的民生雕敝發展緩慢,那麽他們的流派,必定會遺臭萬年。而這個學術流派會被皇帝取締,然後徹底在自己手中絕種。
  在治理行省的實踐當中敗下陣來,以後恐怕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而且這樣的事情,必定會記載在史書上,說這個流派名不副實。
  然後,這個學術流派,就會被後人指責、笑話百年千年。
  作為當代首領的他們,就是自己流派的千古罪人。
  “看來,我們就只能在以後治理行省的時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人群心中想道,“然後不斷的施行各種惠民政策讓百姓滿意,讓行省發展。”
  “並且,我們要不斷的改進自己的觀念,把自己的學術去蕪存菁。”
  “不斷的發展,不斷的進步。”
  “只有這樣,我們的流派,才能在這場大考中生存下來。”
  “如果能夠治理好所在的行省,我們必將名垂青史。光耀千秋,光芒比肩第壹代創始人。”
  “所以這場大考,是決定生死存亡的考驗,也是天大的機遇。”
  “如果諸子百家都能把各自的行省治理好,那麽大明王朝,又會重現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的輝煌盛況。而我們這些首當其沖者,就是其中的諸子!”
  “百家爭鳴,將不再是曇花壹現。”
  “而是二現。”
  “並且不再會是曇花,而是會壹直輝煌下去。”
  想到失敗之後的慘狀他們很惶恐,想到成功之後的輝煌,他們又很激動。
  於是,壹個個身軀都顫抖起來。
  ……
  “許博士。”劉伯溫道。
  許博士名許慎,農家的當代‘野老’。
  野老是農家學派的首領的專屬稱呼,比如杜甫就稱自己為少陵野老。
  “院長有何吩咐?”許慎道。
  “遼東地區有廣闊的平原和土地,因此皇上正準備大力開發遼東地區,遷徙人口過去,派軍士前往駐紮屯墾。”劉伯溫道,“因此皇上命妳,帶領妳農家的傑出弟子,培育出適合遼東苦寒之地生長的新品種莊稼。”
  “培育新品種莊稼?”許慎聞言傻眼了,苦著臉道,“皇上也太高看我農家了吧。”
  現在的農家流派,還沒有培育出新品種莊稼的水平。
  農家流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同時也會致力於研究農業生產問題。
  但他們研究的農業生產,都是在以前落後的生產基礎上,總結經驗。
  而培育新品種,是現代的科學農業理念。
  想要培育出新品種,有三種方法。分別是選擇育種法,雜交育種法,和誘滅育種法。
  這些東西他全部都不懂。
  “怎麽,妳農家做不到?”劉伯溫問道。
  “做不到。”許慎道,“不是做不到,而是完全沒有頭緒。”
  “老朽這次恐怕要辜負皇上的期望了,給農家丟臉啊!唉!”
  “聽說院長大人正在陸家村培育水稻新品種——雜交水稻,產量能增加十倍。”墨家巨子輔不黔道,“由此看來,院長應該是這方面的高手。”
  “院長豈止是農家高手?他精通百家好嗎。”名家首領公孫麒麟道。
  “既然院長是農家高手,許老何不向他請教?”劉伯溫提醒道。
  “大明,有幾個人能見到院長?”許慎苦笑,“皇上見秦先生培育出了土豆,大大的緩解了大明的糧食壓力,就以為我們農家也有這個能力了。”
  “殊不知,和院長相比,我等又豈能望其項背?”
  “皇上讓農家培育新品種,關鍵是我們連培育新品種的方法,都還沒有掌握。”
  “行吧,這是我去請示皇上,看皇上如何處理。”劉伯溫道。
  “多謝副院長。”許慎道。
  “要是我農家,能夠見院長壹面就好了。”不由得感嘆起來,“如果能見到他,我農家的實力會大幅度提升,否則我農家有點上不了臺面啊。”
  “可是院長又要教皇上以道治國,又要培育新品種,他太忙了,日理萬機。”
  “那就只能等機緣了。”劉伯溫道,“好了,今天的會到此為止。”
  “各位祭酒先生忙妳們的事情去吧。”
  “這場考驗不但關系著各家的生死存亡,同時也關系著稷下學宮的威望。試想壹下,如果各家都在治理行省的時候敗下陣來,稷下學宮這個‘智庫’,就會淪為笑柄。”
  “皇上恢復百家,也會淪為笑柄!”
  “副院長大人請放心,我等知道輕重。”人群紛紛道,“同時也必將盡全力。”
  “只是不知道,皇上如何實現,到時候讓我等流派,治理行省的。”
  “等妳們的學術流派,在各個行省紮根,並且發展起來之後。皇上會提拔妳們流派的人,讓其中的佼佼者,擔任布政使司,乃至各級官吏。”劉伯溫道。
  “嗯,嗯。”眾人紛紛點頭。
  如此以來,就完全實現了讓他們用自己的理念,治理行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