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5章 想要參考很難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8

  “卻是為何?”馬皇後有些不明白,考生們為何如此。
  轉頭用詢問的眼神看向朱元璋。
  而朱元璋直接把頭扭過去,他是明白其中原因的,只是怕得罪妹子不想說。
  “這個……”劉伯溫欲言又止。
  “伯溫,有什麽話,妳直說無妨。”馬皇後道。
  “孔聖人說過壹句話,叫‘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因此那些尊奉孔聖的學子們,不想和女子同在壹考場中。”劉伯溫隱晦的道。
  “孔聖人的這句話,真是在貶低天下女子嗎?”馬皇後問道。
  “並非如此。”高啟答道,“宋朝朱熹在《論語集註》中道:小人,乃仆隸下人,女子與小人為臣妾。即家裏的女仆與男仆,由此孔聖的範圍,僅限於家。”
  “雖然已經有朱熹的《論語集註》解釋在前,但在男子們心中,依舊不會如此解讀。他們會下意識的解讀為,女子就是等同於……小人。”
  說白了就是大男子主義,骨子裏瞧不起女性。
  “不對。不對。”馬皇後道,“本宮認為,大家對這句話的解讀,和朱熹的解讀,都不對。”
  “都不對?”人群聞言都驚了。
  皇後居然說朱熹不對!
  “請皇後娘娘示下。”劉伯溫道。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並非全文。全文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馬皇後道,“這句話,是孔子在見南子之後不久說的。”
  “所以這句話,其實是在講兒女之情。意思是男子對女子太好了,天天糾纏著女子,女子難免會對其不屑壹顧。當妳遠離了她,她有會怨懟妳沒去找她。”
  “說白了就小女子的嬌羞姿態,與品行無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在男女之情方面,男的往往占據主動,女子被動,這是女子的矜持和陰柔之美。”
  “所以孔聖這句話,只是在教大家如何正確追女。”
  不會吧?人群傻眼。
  馬皇後居然如此解讀這句話?
  就連朱元璋都覺得驚異不已:這孔老夫子,居然是在講兒女之情?
  “稟皇後娘娘,孔聖人不會講兒女之情的。”劉伯溫道。
  “胡說,孔聖怎麽就不能講兒女之情了?”馬皇後道,“本宮問妳,孔聖人他有夫人沒有?”
  “自然是有的。”劉伯溫道,“聖人的夫人亓官氏,宋國人,曾為聖人生下壹子,名孔鯉。”
  “既然他有夫人,怎麽就不能講兒女之情了,難道聖人只是做,而不敢說了?”馬皇後道,“況且,孔子說,詩三百,唯真而已,而詩經的開篇便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劉伯溫和高啟二人聞言,頓時無言以對。
  良久,劉伯溫才道:“就算皇後娘娘的解讀是對的,也改變不了天下人的想法。”
  “因為就連朱熹的《論語集註》,說此話並非瞧不起天下女子,男人們的觀念依舊轉變不過來。”高啟道。
  “唉!”馬皇後聞言嘆息。
  事實正如他們所說,天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很難改變。
  唯壹的辦法就是出幾個女狀元,女將軍,女能人,讓天下人看到女子的能力,為朝廷做出的大貢獻,人們的觀念才會逐步改觀。
  只有壹兩個,人們只會以為是個例。
  她想要提高大明女子的地位,任重道遠。
  這也更加堅定了,她要幫助寧國公主光明正大參考的決心。
  萬事開頭難,如今馬皇後在百姓心中是女子的典範,如果她現在不做,恐怕以後就更難了。
  ……
  “稟皇後,學子們不願意和女子壹同參考,還有壹個重要原因。”劉伯溫稟奏道。
  “是何原因?”馬皇後問道。
  “這……”劉伯溫欲言又止,“那麽臣就直說了吧,自古以來,考場都被讀書人視為,充滿浩然正氣的地方。男子屬陽,女子屬陰。”
  “他們不容許陽氣匯聚的地方,出現壹股陰煞之氣。”
  “每次開考之前,考場都要放炮三聲,清除裏面的邪祟。在大多數人眼裏,女子的陰就是容易吸引邪祟的……”高啟繼續說道。
  “所以歷代科考,除了要在考場供奉孔聖塑像之外。還會供奉四方神明,並呼喊告之附近的遊魂野鬼‘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壹旦女子進入,人們會認為邪祟會更加猖獗。”劉伯溫道。
  “妳們說的都是什麽怪異道理?”馬皇後皺眉,其實考場的這個規矩她也是知道的,只不過以前沒有深究而已。
  “稟皇後,這不是臣等的道理,而是天下人的道理。”劉伯溫道,“古老的傳統,習俗禁忌,已經廣為流傳。”
  “雖然並沒有什麽道理,但大家都信奉這個,古老的規矩,臣也沒有辦法。”高啟感嘆道,“所以,壹旦有女子進入考場,考生們絕對不會答應的。”
  “妳們這些人,居然把女子視為邪祟!!”馬皇後明顯有些憤怒。
  “臣不敢,請皇後娘娘恕罪。”劉伯溫道,“臣絕無此意,是天下人都這麽想。臣壹向對皇後娘娘尊敬以極,絕不敢有絲毫不敬之意。”
  馬皇後聞言沈默起來,心中卻也清楚,劉伯溫說的是事情。
  流傳了千年古老的觀念,對百姓的思想遺毒太深了。
  就算她馬皇後,在天下人心中,是母儀天下的典範。
  天下人都尊敬她,但她壹個人依舊改變不了人們對女子的偏見。
  “稟皇上、皇後。歷朝歷代,其實也有過女童參加科舉之事。”這時,高啟突然道,“宋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試,中書後省挑試所誦經書四十三件,並通,詔特封孺人……”
  “意思是說,南宋淳熙元年,也有壹名叫做林幼玉的女子,參加過科舉。”
  “不過林幼玉當時並未進入貢院考場,和男子壹起參考。而是單獨在中書省測試的,考的內容是四十本儒學經書,她全部通過了。”
  “最後皇帝感念其才華卓絕,封了她壹個‘孺人’的稱號,並非童生、舉人、進士等正統功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