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8章 指日可待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8

  “什麽,妳向我請教,讓古代王朝政風清廉的方法?”
  陸家村。
  聽到黃村長向自己請教這個問題的時候,秦宇瞪大了雙眼。
  “這可是千古難題,甚至是萬古難題,永恒的難題。”
  “在封建王朝,幾乎是無官不貪。”
  “明朝有壹具諺語:把衙門裏的官吏全部抓了,個個殺頭,沒有壹樁是冤案。”
  “清朝也有壹句諺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民間也流傳壹句話:千裏為官只為財。”
  “還有千古名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唉!事情的確如此。”朱元璋嘆息壹聲,道:“簡直是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這個問題困擾了咱幾十年,壹直都想不出好的辦法。”
  “搞得咱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江郎才盡了。”
  “秦先生如果能幫咱解答這個難題,就是治好了咱最大的心病。”
  吃不好飯睡不好覺?還最大的心病,有這個必要嗎?秦宇聞言暗暗吐槽,這人簡直是個歷史癡啊!本來不想和他談論這個話題,但又實在是於心不忍。
  “我們出去聊吧。”秦宇道。
  把黃村長帶到了後山,池塘邊上。
  指著池塘說道:“這個池塘面積大,水深,妳覺得讓它變得清澈,可能嗎?在肉眼看不見的湖底,不知有多少冤死的白骨。”
  “不錯。”朱元璋道,“池塘太大了,水太多了,的確沒法辦到讓它清澈見底。”
  秦宇又捧起壹捧水來,手掌心裏的水卻是清澈的,然後又倒入池水中,道:“就算這壹捧水是清澈的,然而把它倒入池塘中,它也不知不覺成了幫兇。”
  朱元璋聞言沈默,在用心思考他此話的深意。
  秦宇轉身又指了指堤壩下的壹塊農田:“這塊農田很小,但卻清澈見底,妳知道為什麽嗎?”
  “因為它小,而且還有背後的池塘做支撐。”朱元璋道。
  “不錯。”秦宇點點頭,“從中妳悟到了什麽嗎?”
  “只能悟到壹點點。”朱元璋道。
  “既然無法做到讓池塘變清澈,妳問這個問題不是在為難我嗎?”秦宇道。
  “難道秦先生對此也無能為力?”朱元璋道。
  “對於封建王朝來講,我倒是能給妳壹點建議的。”秦宇道,“也就是說能變好,但不能徹底根除,因為徹底根除那是不可能的。”
  “還請先生賜教!”朱元璋聞言大喜。
  “既然我們說到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能為財而死,鳥能為食而亡,那就證明他們為了錢不怕死,會前赴後繼的跟上。所以,感化和思想教育,都沒有用。”
  “只能靠制度。”
  “請問先生,什麽樣的制度才行?”朱元璋問道。
  然而,秦宇卻沒有正面回答他。
  而是反問道:“給妳壹個王朝,妳能做到讓王朝完全清明嗎?”
  “不能。”朱元璋回答的很幹脆。
  “給妳壹個行省呢?”秦宇又問道。
  “不能。”朱元璋道,“行省這個池塘,也很大。”
  “給妳壹個州縣呢?”秦宇又問道。
  “還是有難度。”朱元璋道。
  “那麽給妳壹個小村子呢?”秦宇道。
  “壹個小村子倒是可以。”朱元璋道。
  “那麽妳仔細想想,壹個小村子如何容易做到,政風清明的。”秦宇道。
  “其壹,村民們對村長知根知底。村長置辦了什麽家產,都瞞不過周圍的村民。壹旦村長的財富超出俸祿太多,村民會立刻知曉。”朱元璋道。
  “從這壹點上,妳悟出了什麽沒有?”秦宇道。
  “能悟出什麽?”朱元璋壹頭霧水,詫異的問道。
  “都擺在明面上了,妳還不能開悟?”秦宇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還請先生賜教。”朱元璋有些尷尬,但還是虛心求教。
  “就是想法讓官吏的財產公開呀。”秦宇道,“成立監察司專門監察官吏財產,讓他們的財產暴露在陽光之下,人人皆可查。”
  “池塘大了點人們看不清,那就想辦法,讓所有百姓能看清關鍵性的東西。”
  “古代的封建王朝,人們又不能向海外轉移財產。”
  “好主意!”朱元璋眼睛壹亮。
  不過隨即疑惑:“只是這樣做,估計百官不會滿意。”
  “清正廉明的官吏不會拒絕,因為這是宣傳他們,讓他們青史留名的機會。”秦宇道,“至於那些不同意的,妳覺得他們是出於什麽心理?”
  “不同意妳就不當唄。”
  “不錯!”朱元璋重重的點了點頭。
  “妳繼續說能讓壹個小村子清明的第二個原因。”秦宇道。
  “其二,就是村民壹旦發現村長害民,會用他們自己的方法懲治村長。村長再也無法在村裏待下去,會遭到所有鄉親的唾罵,甚至動用私刑。”
  “村子壹家幾輩人,都在村裏擡不起頭來。”
  “從這第二點上,妳悟出了什麽嗎?”秦宇又問道。
  “悟出了很多。”朱元璋道。
  “既然領悟了就不必說出來,心知肚明即可。”秦宇道,“還有其三嗎?”
  “有。”朱元璋道,“其三,就是因為村民對村長知道的很清楚,村民對村長沒有畏懼之心。不像升鬥草民,見到縣令之後會嚇得發抖,甚至話都不敢說。”
  “從這壹點上,妳又悟出了什麽?”秦宇道。
  “又悟出了很多。”朱元璋道。
  “只有讓村民對村長那個位置,不是那麽熱衷了,那就證明成功了。”秦宇道,“村民對那個位置越熱衷,越拼死都想要,那就證明越不到位。”
  ……
  二人談論了很久,這才讓朱元璋,領悟到了讓王朝變清明的壹些關鍵。
  他們談論的是古代,讓封建王朝變清明。
  “秦先生,解決了困擾咱壹輩子的難題也!”朱元璋告辭之後,心中感嘆不已,雖然不能做到讓池塘清澈見底,但已經很強了。
  他由小及大,循循善誘的指導咱,讓咱開悟。
  大明王朝,內部百姓富庶,人人安居。
  對外有先進神機火槍,武力強盛。
  如今再加上政風清廉。
  大明成為屹立與世界之巔的不朽王朝,指日可待。
  也不知道,棣兒征討倭國,征討的怎麽樣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