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羅貫中和施耐庵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8
“首先,李二並沒有再造華夏之功。在這壹點上,李二就比不過朱皇帝。”秦宇道。
“其次拿軍事能力來對比,李二開局就有自己的府兵軍團,後勤上背後有強大的門閥支持,開局就有強大資本,而朱元璋的開局就只是壹個碗。”
“李二的對手是王世聰,竇建德等地方小軍閥,隨便壹個能力出眾的將領都可以輕松橫掃。而朱元璋的對手,則是兵力多他三倍的陳友諒,和占據江南富庶之地的張士誠。李二的對手,是幾乎已經崩潰的隋朝。而朱元璋的對手,是曾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
“再從開疆擴土上對比,唐太宗時期的疆域並沒有吐蕃,和東北。而朱元璋卻取得了烏斯藏,和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疆域要比唐朝大的多……”
咱剛剛派鄧愈去進攻烏斯藏還沒平定和招降呢,咋就已經成大明疆域了?朱元璋聞言詫異:難道他已經預測到了,鄧愈必定會成功?
另外還有征服高麗,他沒有給咱算上。
“再次。”秦宇道:“在對百姓上,朱元璋比李世民做的好壹些。李世民那時候封建貴族依舊強勢,因為他本身就是靠門閥起家,而朱元璋因為深知百姓疾苦,所以處處為百姓著想,嚴懲貪官汙吏。”
“嚴懲了貪官汙吏,百姓的日子自然不會太差!李世民有開元盛世,朱元璋也有洪武之治。”
呼!
幾個皇子聽了長長的出了壹口氣:原來我們的父皇,居然能排到歷史第二僅次於千古壹帝秦始皇!
秦先生妳說的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朱元璋心中暗自得以。還是學問高的人會誇人,像劉伯溫那樣的人,根本不知道從再造華夏這方面去誇咱。
“好了,這節課到此為止。”
“秦先生,妳講的真是太好了。”朱元璋站起身來,樂呵呵的道。
“閑談歷史而已。”秦宇淡淡的道,“至於朱元璋到底能排第二還是第三,我壹個人說了不算。排第二只是我的個人觀點,還有人說他連前十都排不上呢。”
咕嘟咕嘟!
因為剛才說話太多,秦宇拿起講桌上的水杯咕咕喝了起來。喝完之後秦宇道,“今天的歷史課我們講的是大明的開局壹個碗,下次再給妳們講是怎麽結局壹根繩的。”
結局壹根繩?
人群神情再次凝固。
“請問秦先生,妳下次的歷史課什麽時候上?”朱元璋忍不住問道。
“請看課程表。”秦宇道。
下課之後,人群感慨萬千。
而朱元璋看了看門口的日晷時間,也離開了陸家村,是壹路小跑哼著歌。迫切的想要告訴他的妹子,咱是華夏皇帝中排名第二的,僅次於秦始皇。
“先生,繼續給我們講《鬥破蒼穹》吧。”放學之後,壹群學生圍了過來央求著說道。
“好啊,上次講到哪裏了?”秦宇問道。再次喝了壹口水,當老師的就是費口水,經常講的是口幹舌燥。
“講到了蕭炎遇到了小醫仙。”朱英嬈提醒道。
“嗯。”秦宇點了點頭,給他們講了起來:“那女子身穿壹套淡白色的衣裙,容貌雖然算不上絕色,可卻也能說是難得壹見的美人……”
壹段講完,人群聽的是心癢難耐,舒服至極。
時而興奮莫名,時而憤怒,時而急得像猴子抓耳撓腮。
“回去之後,我就立刻讓翰林院更新《鬥破蒼穹》的第十二冊!”朱英嬈心中想道,“大明的子民們,等更新等的太焦急了。”
……
成都府。
壹庭院內,三名儒生正聚集在壹起,正在那裏吟詩作賦,飲酒作樂,高談闊論。圍坐在意涼亭之中,青石桌椅,旁邊曲水流觴。
右邊是壹荷塘,荷花盛開,池子裏錦鯉悠閑擺尾。
三名儒生,壹人年老,大約七十來歲。壹中年,大約四十來歲,還有另外壹青年,大約二十來歲。
“老師,妳看這本書。”中年儒生拿起桌上壹本薄薄的線裝冊頁向老年儒生道,“簡直是拙劣不堪,狗屁不值。然而偏偏這樣的書,在坊間還賣的很好,真是氣煞我也!”
中年儒生憤憤不平:“而且更為離譜的是,它居然還是由翰林院刊印,前面還有當世大儒劉基和高啟做的註。鼎鼎大名的大儒宋濂,甚至還給它做了壹篇序文!”
“說的不錯!”青年儒生也是義憤填膺,“這本書,根本就不配三位大儒如此推崇。在學生看來,僅僅是宋濂的壹篇序文,其價值就超過這本書的所有內容。”
這冊頁的封面上,赫然寫著,鬥破蒼穹四個大字。
下面是四個小字:第十壹冊。
“貫中啊,作為壹個讀聖賢書的讀書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這麽急躁。”中年儒生的老師,著名學者施肈瑞卻顯得很平靜,“妳之所以如此憤憤不平,全都是因為這本《鬥破蒼穹》賣的好,而妳寫的《三國誌通俗演義》,基本上沒幾個人買。”
此三人真是施耐庵,羅貫中和李子安。
施耐庵和羅貫中之前投奔過張士誠,是張士誠的幕僚。後來朱元璋奪得天下之後,因為害怕遭到清算,師徒二人便逃到了人煙稀少的西南來。
本來隱藏在崇山峻嶺,鄉下野店之中,沒想到朱元璋根本沒有搭理他們。師徒二人這才放心了壹些,在成都府買了壹棟宅院安家。
而李子安,就是他們在成都府收的學生。
因為曾做過張士誠的幕僚,所以施耐庵和羅貫中,還是有壹些家底的,不用為吃喝犯愁。
不愁吃喝,幾人壹直在家裏潛心著書立說。
在這段時間,施耐庵寫了《江湖豪客傳》,羅本羅貫中寫了《三遂平妖傳》《三國誌通俗演義》等等著作,因為受眾比較少,導致他們的書賣的很差。
要不是以前的家底扛著,他們應該是吃不起飯了。
翰林院刊印的《鬥破蒼穹》印了十冊七十多章,羅貫中寫的《三國誌通俗演義》剛好也只寫了幾十章。兩本書剛好撞上了,在銷量上,《三國演義》被《鬥破蒼穹》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