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葬元

武獵

歷史軍事

女人追男人,其實也很難。
比如,壹個女警追男逃犯。
“李洛!妳再跑我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33章 李洛稱公……全軍大演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文天祥壹歸唐,寸功未立,就被任命為軍師府太尉,位同上卿,眾人卻毫不意外。
  因為他的資格名望擺在這裏,沒人能不服氣。
  如今的唐軍,已有十萬水陸兵馬,卻沒有壹個最高管理機關。是時候設立這個機構了。
  因為深知文天祥的為人,所以李洛很放心的讓他當太尉。沒有野心,又有才能,又有資格名望,太合適了。
  李洛新設立的軍師府,掌管最高軍令,戰略研究,後勤統籌,文武協調。類似於宋元的樞密院,但沒有樞密院權重,更像是滿清的軍機處。
  因為,在李洛的設想中,軍師府的四大太尉,本質上是他的軍政顧問,並沒有太大的決策之權。而宋元的樞密院,具有很大的決策權。
  未來的軍師府,將有四個太尉,八個軍師祭酒,十二個軍事中郎將,共二十四人。組成大唐最高軍令軍政機關。
  設立軍師府,那兵曹(兵部)幹什麽呢?兵曹主要是掌管軍隊人事權,軍費預算度支,征募新兵,退役安置,武士和軍銜授予,武廟祭祀等。
  而統兵將領就只管練兵和打仗,執行戰術目標。
  李洛又道:“寡人再分華夏武士為三等,對應文人三等功名。銳士、校尉、中尉、都尉軍銜為下武士。參軍、都統、司馬軍銜為上武士。參將、郎將、都督、上將軍這四等軍銜,為大武士。”
  “下武士唐刀刀鞘染黑漆,上武士刀鞘染藍漆,大武士刀鞘染紅漆。亂用顏色者,罰之。”
  “授予文天祥上將軍之銜,大武士。”
  這就是李洛的陰險之處了。文天祥明明是個大文人,李洛壹句話就把他變成了大武士,上將軍。那麽,文天祥要想站在文官集團的壹方抑制武將,就不得其便了。
  畢竟,屁股決定腦袋。比如明末孫傳庭等人,明明是文官進士出身,最後卻站在武將的立場。
  另外,還可借助文天祥的新身份,引導文人尚武,推廣武士精神,提高武人社會地位。
  那麽文天祥有沒有資格獲得大武士的身份呢?有。
  因為文天祥統兵數年,多次和元軍戰鬥,具有率軍打仗的經歷,指揮才能不差,戰略眼光高明。第二,文天祥為了抗元,也練習過弓馬刀槍,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唐國武士道德要求的忠、勇、義、智、信,他都具備,當然有當大武士的資格。
  什麽?上將軍,大武士?
  文天祥這次真的是遲疑了。軍師府太尉,他能猜到類似樞密使。可這大武士……壹聽就是純粹的武人啊。
  雖然他知兵事,也敢持刀上陣,可文天祥從未把自己當成武將。文天祥很想拒絕,但看到李洛興致頗高,也不好初來乍到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拒絕。
  這個中年帥叔只好頗為無奈的拱手道:“臣,謝君上信重,敢不從命。”
  文天祥不是魏征那樣的人。當年他多次上書宋廷,被置之不理,或被否決,他也並未苦諫。
  李洛見到文天祥終於不情不願的答應,心中也有點得意。
  崔秀寧心想,這男人現在還真越來越像個君主的樣子了,不白撿啊。
  李洛走下位子,背著手在大殿中壹邊踱步壹邊說道:“昔年,黃帝征蚩尤,高陽征九黎,秦漢征匈奴,隋唐征禿覺,無不是以強擊弱,興堂堂之師。”
  “他日,我唐恢復中原,征討蒙元,則是以弱小擊強梁,以壹隅敵全國,其中兇險,不問可知。是以,千事萬事,首重軍事。”
  “軍事有三大要務。壹是強軍練兵;二是軍械錢糧;三是尚武之風。這三大要務辦好,我唐就勝了壹半。至於中原民心,則天然在我,盼漢家義師如盼甘霖,如此壹來,則興復有望。”
  李洛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所有文官,都要配合軍事,圍繞軍事展開工作,壹切為戰爭準備。
  林必舉很知機的出來說道:“請君上寬心,臣等必定廣集糧草,趕造軍器,購買戰馬,激勵民心,以為天下戰!”
  負責練兵的都烈也站出來說道:“君上放心,臣等必定日日操練軍馬,演練戰陣,將我唐軍練成天下精銳!”
  “好好!”李洛朗聲四顧,“如此,寡人無憂矣。”
  這男人表演完,再次回到位子上,看著大殿角落裏的壹個日人樂師,喊道:“柳生和也!”
  那日國樂師身子壹顫,趕緊蹀躞這步子上前,恭敬無比的跪伏下來,“柳生和也,拜見殿下!”
  他心中很是忐忑,以為是之前的樂舞編排的不好,惹怒了唐君殿下。
  誰知李洛笑道:“妳編排的唐樂,甚好,寡人滿意的緊。妳不愧是京都雅樂寮的寮首。自今日起恢復太樂署,隸屬禮曹,任命妳為太樂署令,授七品銜。”
  柳生和也心中激動,聲音顫抖的拜謝道:“微臣柳生和也,謝過殿下恩德!”
  李洛道:“以後,妳就姓柳,嗯,就叫柳生和罷。”
  柳生和也再次叩頭:“諾!柳生和謝殿下賜名!”
  同樣參加酒宴的姈子公主,不禁心中苦笑。她變成了徐姈,而柳生和也,如今也變成柳生和了。
  算了吧,反正日國已被元軍所占,日國已經亡國了,再想這些還有什麽意義呢?
  她,又能改變什麽呢?
  她這段日子壹直在研讀道經,很感興趣。等到忠武神宮修好,她想求求崔秀寧,封她壹個女道官,也不失是壹個好的出路。
  酒宴要快結束時,崔秀寧命人搬來早就準備好的月餅,分發給眾人。月餅雖然周代就出現,但此時中秋吃月餅的風俗還未普及。
  崔秀寧道:“今後,我唐中秋必吃月餅。自明年起,除了打仗,壹年九節皆休沐。”
  “謝夫人賞賜!”文物官員分到月餅都很高興。
  崔牧出來說道:“君上,如今我唐已有人口七十余萬,水陸大軍十萬。臣懇請君上稱公!”
  林必舉好龔侃等人也壹起附和道:“請君上稱公!”
  楊序等武將們當然不會落下,都紛紛站起來,“請君上稱公!”
  稱公?李洛並不意外,他早得到特察局的情報,說文武們私下商量勸進,說君上稱王肯定是不答應的,可稱公,就很可能答應。
  那麽,李洛準備答應麽?
  答應。
  現在的唐國,已經有了升為公爵之國的資格,起碼不比春秋的宋國差了。這樣也能更好的凝聚人心。通過封賞壹批低級爵位,讓文武官員更有幹勁。
  但是,李洛打算起碼要假惺惺的推辭壹次。至於三辭嘛,又不是稱帝,沒必要。
  “唐國新創,中原寸土未復,寡人如何能稱公?諸卿不要再提了。”李洛語氣曖昧地說道。只要不傻,就知道他心中所想。
  眾人當然心領神會,本來他們也不打算李洛壹次就同意。這樣的的事,總是要推辭壹次才符合禮儀。
  宴會結束後,李洛又體貼的送了壹套院落作為文天祥的暫居之地,還派了幾個奴仆去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當然,李洛也沒忘記賞賜唐刀。
  反正,文天祥這個大武士,當定了。
  ……
  “不知明月照何人,明月年年只相似。”晚上,明月升起,清輝如水。李洛擁著崔秀寧,在內宅的望月亭賞月。
  崔秀寧望著月亮,目中滿是迷離之色,“不知今夕是何年。洛,妳說,現代現在怎麽樣了?”
  李洛撫摸著她綢緞般柔滑的秀發,“能怎麽樣?還不是科技日新月異,內心卻空虛浮躁,不見得有多好啊。手機,網絡那麽方便,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變得冷漠,越來越遙不可及。就說中秋,有幾人會和家人團聚賞月的?沒有。”
  崔秀寧回過頭,寶石般的眸子在月光下熠熠生輝,“妳的意思是,科技太發展不是好事?”
  李洛沈思了壹會兒,不太肯定地說道:“我認為,不是好事。生活方式太方便,人就難免被物化。難道人類的終究努力,就是為了方便輕松?科技肯定是好的,但發展太高級,就不是了。凡事,都要有度,包括科技。這是……天道。”
  崔秀寧笑道:“算了,這話題太沈重,咱不提這個了。”崔秀寧扳下壹小塊月餅,塞向李洛嘴巴,“把妳嘴巴堵住,看妳還嗶嗶。”
  李洛頭壹撇,拒絕送到嘴巴的月餅,笑道:“想堵我嘴,何必要月餅啊,妳不就行……”
  他話沒說完,身上就挨了好幾拳。於是,男人壹“怒”之下,再也不能忍了,逮住懷裏的人就壹陣磋磨,好生輕薄。
  草莓何止春天有,但有情在豈會無。
  半晌之後,女人鼻息咻咻的推開男人,笑罵道:“我去!妳章魚啊!害我明天不好見人!”
  男人笑道:“我懂妳意思了。嗯,下次換地方,保管看不到。”
  媽蛋!女人壹拍額頭就兇兇站起來,“不和妳玩了,妳自己好好看月亮,等嫦娥來吧。”
  男人看著女人月光下離開的倩影,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洛無聊的在月下獨坐壹會兒,就回到寢室。崔秀寧正在餵孩子,此時看見他進來,頓時警惕地說道:“兒子半夜餓了會哭個沒完。”
  李洛壹頭黑線,“妳想哪去了?我就那麽不堪?我是來和妳商量正事,文武官員們的事。”
  崔秀寧眼睛壹轉,“是封爵位的事?”
  李洛點點頭,眼睛不著痕跡的在那處雪白的地方掃了壹眼,壹本正經地說道:“對,就是封爵。但不能封高了,現在最多男爵到頂,下面設輕車都尉。”
  崔秀寧道:“現在只設兩等?”
  “三等。”李洛解釋,“亭男,村男,也就是男爵分為兩級,再加輕車都尉。”
  什麽?崔秀寧似乎不認識般看著李洛,“亭男,村男?妳是認真的麽?我只聽過亭侯,從來沒聽過亭男村男。我讀書不少,妳別騙我。”
  李洛手壹攤,“亭侯本來就不對。堂堂壹個侯,只吃壹個亭的食邑,合適嗎?那這侯也太不值錢了。”
  崔秀寧搖頭,“我覺得不妥,還不如壹等男,二等男。妳這亭男村男爵號,完全沒有貴族的樣子,不好聽。”
  李洛想想也覺得太土了,就接受了崔秀寧的意見,“那就壹等男,二等男吧。來媳婦兒,咱合計合計哪些人該封爵位,待遇怎麽定。”
  “還有人數要控制,我的設定是,就算咱坐了天下,最終六級爵位的獲封人數,加起來也不能超過壹百二十人。現在,最多只能封三十多個。”李洛補充道。
  崔秀寧問:“朱元璋封了多少個爵位?我們可以參考下。”
  李洛露出古怪的神色,“明朝沒有子爵男爵,更沒有輕車都尉,全部是公侯伯高等爵位。朱元璋共封了六十五個公侯伯,被他……弄死了五十八個,其中絕大多數還是滅族。”
  崔秀寧有點發呆,緩緩搖頭道:“太狠太毒了,這樣的人……沒人性。妳,千萬不要學他。”
  李洛道:“朱元璋主要是壞了規矩,給明朝武將留下了極其惡劣的印象。”
  兩人嘀嘀咕咕寫寫畫畫很久,終於定了下來。
  三天後的八月十八,在經過再壹次推辭後,李洛終於接受群臣的勸進,進位唐國公。
  同日,李洛攜崔秀寧,以及世子李征,去太上道宮祭祀。同時宣讀冊封爵位的令旨。
  封軍師府太尉文天祥,為開國壹等男,正四品,年俸壹千兩,授永業田六百畝。
  封上卿林必舉、龔侃、崔牧、顧鎧四個文官為開國二等男,從四品,年俸八百兩,永業田五百畝。
  封都烈、烏圖、江鈞、鄭和、楊青雀、陳淑貞、楊序、虎古、光夏、朱頷、蕭北、張斂、劉拓、武巖、羅昱十六人為二等男,同樣年俸八百兩,永業田五百畝。
  封韓韶、申花生、瞿世、宗晝、李雍、李揚、李織、顏隼、劉大刀、顏仝、石珊瑚十壹人為開國輕車都尉。
  輕車都尉為從五品,年俸五百兩,永業田三百畝。
  封爵位者共三十二人。
  並且規定,唐國爵位,分世襲降等和世襲罔替兩種。凡是帶開國兩字,壹律世襲罔替。
  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海東時期的這批班底,死心塌地的效力。倘若只是開國爵位世襲罔替,而且不濫封,就不會給國家造成多少負擔。
  就拿明朝來說,開國爵位世襲罔替,然而由於封爵難得,並沒有支出太多財賦。明朝宗室世襲罔替,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最早跟隨李洛創業的人,有爵位的壹定要世襲罔替。而他自己的子孫,卻要降等襲爵。
  封爵令壹下,所有得到爵位的人,除了文天祥無所謂之外,都是又驚又喜。而沒有獲封爵位的人,也覺得封的的確公平,更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雖然最高的爵位只是男爵,都是低級爵位,可唐國還沒起兵呢,等到起兵反元,還怕沒有升官升爵的機會?
  這次封爵的除了武將,還有文臣,甚至工匠和女子都有封爵的。
  頓時,唐國的軍心士氣以及內部凝聚力,就再次提升了壹個臺階。
  封爵結束後,下午就是盛大的閱兵式。
  唐軍八萬陸師,步騎十幾個旅,全部整整齊齊的排列在大山之西還未開發的平原上,連綿數裏,旌旗招展,刀槍如林,氣勢雄渾無比。
  壹桿大大的繡著唐字的大纛,高高挺立在軍陣中央,被秋天的山風吹得獵獵作響。
  騎兵,重步兵,混編輕步兵,弩機兵,山地兵,甚至包括新組建的僅有的三百多人的火器聯,全部等待檢閱。
  下午未時壹刻,李洛身穿顧鎧為他量身定制的華麗玄甲,身披壹襲暗黑色的披風,腰間壹把紫鞘鑲寶石金柄唐刀,騎著忽必烈賞他的白色大食大馬,精神抖擻的從北到南的檢閱大軍。
  崔秀寧站在不遠處的點將臺上,看到李洛如此拉風的出場,忍不住嘴邊漾起壹絲微笑。
  三年了,終於走到這壹步了啊。她家這野心勃勃的男人,這個逃犯,終於擁有了幾分爭天下的資本。
  文天祥看著眼前的巨大軍陣,心中也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想不到唐軍不但有這麽多人馬,看上去還俱是披甲精兵。而且軍陣嚴整,兵種齊全,氣勢幹雲,顯然是壹支勁旅。
  在文天祥看來,雖不知真實戰力究竟如何,但精氣神已經不輸蒙古鐵騎。
  這其實不奇怪,唐軍雖然戰鬥經歷不多,可是訓練很是刻苦,日復壹日的苦練,以及軍中社員組織的思想教化,已經無形中塑造了唐軍的戰魂。新的武士制度,也讓唐軍的尚武精神開始向武道轉化。
  這壹切,令整個唐軍的氣質,迥異於宋軍。
  李洛壹出現在軍陣前,頓時響起驚天動地的呼喊。
  “君上威武!威武!威——武!!”
  八萬人的吶喊震耳發聵,聲達雲霄,簡直讓風雲變色。
  大原滿刀弓,君王壹騎巡。
  李洛壹勒馬,大食寶馬“唏律律”的壹聲長嘶,揚蹄半立而起,連同它尊貴的主人,頓時展現出壹種靜動變換之間極具張力的美感。
  唐國公心中微微得意,這壹手,他已經練了很久,絕對不會出洋相,只會出風頭。
  李洛立馬揚鞭,大聲吼道:“武士們,妳們為何,而戰!”
  “驅除韃虜!恢復中原!再開盛世!”
  “驅除韃虜!恢復中原!再開盛世!”
  李洛再次大吼道:“武士們,妳們為誰,而戰!”
  “為君上而戰!為大唐而戰!”
  “為君上而戰!為大唐而戰!”
  李洛壹掉馬頭,揚鞭西指,吼道:“武士們,看著西邊!那是家鄉,那是中原!那裏千千萬萬為奴,千千萬萬受苦!妳們要用鐵和血,洗刷曾經的恥辱!要麽拯救,要麽報仇!總有壹天,寡人將帶著妳們,殺回去!”
  數萬人齊聲吶喊:“殺回去!殺回去!殺回去!”
  李洛揮斥遒勁的壹揚手,“好!妳們好好訓練,枕戈待旦,妳們等著!等著寡人的君命!”
  李洛吼完這些話,嗓子都破了,嘴裏都有點鹹味。本來他想做個喇叭,但嫌棄不夠酷炫,就只能活該了。
  緊接著,就是壹月壹度的全軍大演練。
  各兵種相互配合,變幻不同陣法,然後分為兩軍,相互演練攻防對戰。這訓練的主要是配合協調,陣法變化,以及將士的戰場感。
  步兵如何對抗騎兵是演練重點,假想敵非常明確。
  李洛也不是第壹次看全軍大演練了,他覺得,還是不夠。尤其是對抗騎兵的戰法,雖然沒錯,但李洛認為還是有些被動。
  看來,還是要強化騎兵啊。不然步兵再強,也很難對元軍進行殲滅性打擊。他就算有幾萬火器兵,也難以追著蒙古騎兵打。
  李洛不太滿意,文天祥卻滿意的不得了。
  強兵啊!真是天下強兵!
  可惜,騎兵少了些,只有萬人。對付蒙古大軍,很難大勝。要是能有個三萬騎兵,那就好得多。
  文天祥壹眼就看出唐軍的弱點,騎兵少。
  騎兵,可不是妳有馬就可以。而是要訓練的。這壹點,短期內很難解決。除非,兵源本來就是擅長騎馬的人。
  唐軍這壹萬騎兵很是精良,文天祥壹問才知道,原來是女真人,還有少量契丹人。難怪,絕大多數漢人沒有多年苦訓,不可能騎射這麽嫻熟。
  除了女真人和契丹人,此時擅長騎射的漢人,只有西北漢人了。文天祥想著騎兵的事,都沒再註意看大軍演練了。
  究竟怎麽辦,才能盡快解決騎兵兵員?文天祥陷入沈思之中。
  全軍大演練結束後,李洛下令將士們每人賞賜鯨肉壹兩,米酒半斤,並提前發放秋季軍餉。
  “君上,我唐軍銳氣十足,將悍兵勇,元軍步兵必定不堪壹擊。可倘若遭遇元軍大隊騎兵,卻難有大勝,甚至很是兇險。”文天祥第壹時間對李洛說道。
  李洛也正在考慮這個頭疼的問題,“以先生之言,該當如何?”
  他最愁的不是戰馬,也是騎兵兵源。蒙古鐵騎和探馬赤軍可都是精於騎射的。妳搞壹些剛學會騎馬的人有什麽用?那是送死送馬。
  騎兵,不是為了和元軍騎兵硬碰硬,而是保護步兵,爭奪戰場主動權,以及擴大戰果。
  可是現在,他全力搜刮,唐軍會騎射的騎兵也只有壹萬出頭,九成還都是女真和契丹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