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49章 人心所向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2

 面對朝廷的示威和賈詡的投機,孫策在戰略上選擇正面迎戰,不給他們討價還價的機會。ぁ菠℡蘿℡小ぁ說可是在戰術上,他卻不敢有絲毫大意,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加緊備戰。
  秋收已經結束,各郡縣的上計也都報了上來。今年算不上風調雨順,夏天的雨水略多了些,收成與往年基本持平,南陽地少人多,余糧有限,湖陽、穰城壹帶的糧食又要供應黃忠的大軍,孫策只能從廬江、丹陽調糧補充。
  就像江東子弟兵是他的殺手鐧壹樣,揚州也成了他的穩固後方。在荊豫青徐都是前線的時候,揚州是唯壹沒有交戰任務,可以安心生產的地方,前幾年的屯田初見成效,正好為大軍提供糧食,雖然緊張壹些,難免捉襟見肘,卻不太可能斷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收到計相虞翻的回復後,孫策心裏有了底,從容備戰。
  壹道命令發往南陽太守府。太守閻象、郡尉劉辟立刻行動起來,征發士卒、民伕。士卒主要負責本縣的防務,進駐縣城和要塞,民伕負責各種物資的運輸,必要時參加守城。除此之外,太守府還要安排人聯絡各印坊印刷宣傳用的報紙,說明當前的形勢,引導百姓情緒,號召百姓做好應戰的準備。
  初平二年的那場大戰和屠城再次被提起,朝廷和西涼人都是罪魁禍首,沒有人願意南陽再遭受這樣的災難,響應號召,都拿起武器,準備痛擊來敵,保護自己的幸福生活就成了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壹時間,南陽輿論洶湧,郡情激憤,隨處可見痛罵朝廷昏庸、西涼人殘暴的聲音,漸漸的,朝廷和西涼人就捆在了壹起,分不清彼此。
  壹個問題很快浮出水面:壹個以西涼人為主的朝廷還有資格統治天下嗎?難道我們辛苦繳納的賦稅錢糧就是用來養肥西涼人,讓他們有力氣來南陽殺人、屠城?吳王愛民如子,我們為什麽不幹脆擁立他為帝,做他的子民,為什麽要讓吳人獨享這樣的榮耀和利益?
  沒過多久,就有報紙發出呼聲:大漢已死,吳王當進皇帝位,壹統天下。
  文章寫得很有煽動性,洋洋灑灑千余言,幾乎占了整個幅面,只是作者卻陌生得很,以前從來聽過,雖然在普通百姓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影響力更大的世家、名士卻沒什麽反應,更多的人還在觀望。有人從文風上猜測作者是蔡邕弟子路粹,他這段時間撰寫文章為王莽翻案,名聲大噪,很多人都讀過他的文章,對他的文風比較熟悉。
  但路粹矢口否定。他不僅不承認,反而寫了實名文章嚴正聲明:作為大將軍府主記,我撰寫與王莽有關的文章只是探討史事,以史為鑒,避免重蹈覆轍,絕無其他用意。學術就是學術,請不要隨意類比,大將軍與王莽不是壹類人,他們只是看起來相似,本質上截然不同。大將軍根本不相信天命、祥瑞那壹套,更不會像王莽壹樣弄虛作假,偽造祥瑞。
  文章壹出,議論紛紛,有嗤之以鼻,說路粹欲蓋彌彰的,有拍案叫好,說路粹所言甚是的。但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的,他們都承認路粹有壹點說得對,孫策與王莽不是壹類人,他甚至連儒生都不是,既不像儒生那樣唯聖人是從,也不喜歡儒生的繁文縟節、虛偽偏執。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但凡與孫策接觸過的人都知道孫策很隨和,隨和得近乎輕佻。他可以與普通百姓閑聊,也時常對聖人冷嘲熱諷,而且他的經學真的很壹般,要說他和王莽壹樣,連王莽都不同意。
  ——
  “篤篤篤。”劉和輕輕敲響了艙門,舔了舔嘴唇,握緊了手裏的文卷。
  “進來!”裏面傳出孫策的聲音,有些沙啞,還有些疲倦。
  劉和拉開門,向裏看了壹眼。正伏案閱讀公文的孫策擡起頭,見是劉和,有些詫異。“是妳啊,快進來。”拿起壹份公文交給站在壹旁的龐林。“拿去讓郭祭酒看壹下,然後發出去。”
  龐林應了壹聲,接過公文,拉開艙門,向劉和行了壹禮。劉和讓在壹旁,看著龐林出去,這才進艙,順手掩上了艙門。她在孫策面前坐下,將手裏的紙卷遞了過來。孫策接過看了壹眼,是她寫給天子的家書,力勸天子不要魯莽從事,不要聽信讒言,攻擊南陽。
  孫策笑了兩聲,瞅瞅劉和。“這是妳的真心話?”
  “嗯。”劉和點點頭,過於用力,發簪上的金珠猛烈的搖晃起來,幾乎甩落。
  孫策哈哈大笑。“行了,行了,男人之間的事,妳不懂,也別摻和。來,幫我捏捏肩。”孫策拍拍肩膀。伏案工作壹天,他渾身酸痛,正好借這個機會放松壹下。
  劉和挪到孫策背後,搓熱雙手,在孫策的肩上捏了起來。她的手藝壹般,但她很用心,孫策讓她捏哪兒她就捏哪兒,壹句話也不多說。孫策覺得舒服,幹脆趴了下來,讓劉和敲敲背,踩踩腰,來個全身服務。劉和盡心盡力,壹句怨言也沒有。
  “最近看報紙沒有?”孫策忽然說道。
  “看了。”
  “看到那篇勸進的文章了?”
  “看了。”劉和說道:“我……我本來打算勸他禪讓的,可是他肯定不會聽,所以……沒說。”
  “妳告訴他。如果他願意禪讓,我給他留壹個大島,南邊、北邊都可以。雖然在海外,但條件不錯。以他的能力,經營個幾年就能豐衣足食,稱王也行,稱霸也可以,就算他想稱帝也沒人攔著他。”
  劉和的手明顯滯了壹下。“稱……帝?”
  “唉,妳別信什麽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的屁話。天下的太陽數不勝數,地上的皇帝也數不過來。別的不說,西邊過了蔥嶺就有好幾個王,據說還有什麽王中王。我日,搞得跟火腿腸似的。”
  劉和註意力全在孫策前壹句話上,沒在意孫策的梗。她有些不敢相信。“夫……夫君,妳這是……戲弄我……吧?”
  孫策轉頭看了劉和,見她神情激動,兩眼放光,不禁笑道:“不是戲弄妳,是真的。天下那麽大,我肯定管不過來,總要封幾個王。他這麽有野心,殺了可惜,不如放他出海,讓自己折騰,看他能走多遠。”
  “多謝夫君。”劉和歡喜不禁,撲過來在孫策臉上親了壹下,轉身跳起,到案前尋找紙筆。“筆呢,我這就給他寫信。”
  “嘿,嘿,妳有必要這麽興奮嗎?”孫策很郁悶地翻了個白眼。“我這兒還沒完呢。”
  劉和嘻嘻壹笑,轉頭看著孫策,俏皮地眨眨眼睛,忽然若有所思,說道:“夫君,火腿腸是哪壹國的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