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96章 不破不立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天子拍了拍手,唐氏帶著兩個宮女,端著壹些酒漿走了進來。進了門,唐氏的壹雙眼睛就落在荀彧的身上,片刻也舍不得離開。荀彧窘迫之極,低著頭,不敢迎視。天子看得清楚,眼中露出促狹的笑意。唐氏入座,宮女將酒漿擺在案上,退了出去。唐氏提起漿**,倒了兩杯用泉水浸過的果漿,壹杯推到天子面前,壹杯推到荀彧面前。荀彧低頭接過,握在手心,淺淺的啜了壹口。
  “謝弘農王夫人。”
  “錯了。”天子輕聲說道。
  “錯了?”荀彧猶豫了片刻,擡起頭,疑惑地看著天子。“那臣該怎麽稱呼?”
  “是啊,叫弘農王夫人,對我亡兄不敬,他無過被廢,是奸佞所為,這帝號應該保留。叫太後,似乎也不妥。”天子似笑非笑地看了荀彧壹眼,又道:“我可以稱她為嫂嫂,妳又不能稱為她妹妹,不如暫且就稱為夫人吧。令君,妳看如何?”
  “這……”荀彧豈能聽不出天子的言外之意,嚇得手壹抖,差點打翻了手中的果漿。他連忙放下杯子,向後退了壹步,拜倒在地。“陛下,此舉與禮法不合,萬萬不可。”
  “是的,此舉的確與禮法不合。不過現在是亂世,存亡之際,顧不得那麽多了。將來,如果還有將來的話,有史臣記載此事,希望他們能體諒我等為扶危濟困的權宜之際,筆下留情。”
  “陛下,這和大漢有什麽關系?”
  “那當然有關系。”天子不容置疑的說道:“先帝只有子女三人,我兄長不幸為奸臣所害,姊姊已然成年,隨時可能出嫁,我為挽救大漢天下,也很難久居長安,朝廷裏的事可以交給令君,宮裏的事卻交給誰?嫂嫂在宮中多年,熟知禮節,由她來主事,我放心。”
  荀彧叩頭道:“陛下,是臣疏忽,未來能陛下及時立後……”
  “立後也沒用,皇後年幼,如何能當大事,如果交給後家,只怕外戚之禍又起。想來想去,還是交給嫂嫂合適。”天子伸手安住荀彧的肩膀,笑盈盈地說道:“只有如此,我才能放心的將長安交給令君。令君,為了大漢,委屈壹下吧。”
  荀彧哭笑不得。“陛下,這……”
  “這事就這麽說定了。”天子說道:“為了大漢的存亡,為了我嫂嫂往後的幾十年歲月,我相信我亡兄會支持我這麽做的。令君,這是聖旨,妳想抗旨嗎?”
  荀彧無語,盯著天子看了半天。“陛下,妳可是離經叛道,會惹人非議的,將來史書……”
  “只要能挽救大漢,我粉身碎骨都不怕,還怕人非議?”天子微微壹笑,嘴角輕挑,看似頑皮,卻又透著說不出的堅毅。“至於史書怎麽寫,我也顧不得那麽多了。如果大漢還有歷史,就算我是昏君又何妨。這些日子讀孝桓帝起居註,我感慨頗多。令君,不破不立,群鼠猖獗,大漢這個器已經快瓦解了,我們還能瞻前顧後,自縛手腳嗎?”
  荀彧沈默半晌,壹聲長嘆,轉身向唐氏拜了壹拜。“委屈夫人了。”
  唐氏紅著臉,低著頭,輕輕地應了壹聲,起身出去了。過了壹會兒,劉曄拱著手,快步走了進來,和天子交換了壹個眼神,會心壹笑。荀彧如夢初醒,頓時大怒。
  “劉子揚,妳幹的好事!”
  劉曄連忙拱手施禮。“令君莫生氣,這也是不得己的事。朝中雖有不少老臣,但陛下最信任的還是令君。可是令君年輕,若無特殊關系,只怕朝臣不服。說實話,本來是想讓妳女兒進宮的,可是聽說妳女兒已經許給了陳太丘的孫子陳群,而陳群又應孫策辟除,做了他的主簿,這事就不太辦了。再加上外戚之禍殷鑒不遠,所以嘛,哈哈,哈哈……”
  看看壹臉得意的劉曄,再看看同樣開心的天子,荀彧很是無語,只能壹甩袖子。“劉子揚,妳將來也難逃史官春秋之筆。”
  “春秋之筆太遠,暫時顧不上,我現在要考慮的是西涼的朔風和箭矢。令君,妳能不能想辦法搞幾套南陽甲胄,尤其是那什麽金絲錦甲?陛下出征,縱使持重,不會親臨戰陣,但箭矢無眼,萬壹被流矢所中,有上好的甲胄護體,總能多壹分安全。”
  關系到天子的安全,荀彧也不敢大意。“這件事的確不能怠慢,我去想辦法。南陽甲胄還好辦,只要找到合適的人總能買得到,就算買不到,費點事,打造幾套百煉甲也行,金絲錦甲卻有點難,我已經讓尚方研究了很久,就是達不到效果。”
  天子說道:“甲胄的事慢慢想辦法,大不了我小心些便是了。令君,不管是閉關自守,還是平定涼州,韓遂、馬騰都無法忽略,今天我們就議議這件事。”
  荀彧心中微動,重新打量著劉曄和天子。從天子的態度中,他能看得出天子對劉曄的信任。天子在南山避暑,劉曄隨侍,他已經不知不覺的成了天子心腹,連這麽荒唐的計劃都能得到天子的認可。
  天子看得分明,笑道:“令君,我打算請妳復任尚書令,轉鐘元常為左馮翊,劉子初為右扶風,協助妳處理關中事務,子揚隨我出征,襄助軍務,妳看如何?”
  荀彧想了想,點頭贊同。這個方案是天子已經和劉曄商量好的,現在只是通知他壹下,而且安排得的確很妥當,他沒有反對的理由。“王宏、宋翼雖是太傅舊人,但忠於朝廷,可使其轉任涼州,為陛下良輔,也免得寒了老臣之心。”
  天子略作思索,便同意了荀彧的意見。王宏、宋翼都是王允的同郡,他並不打算清算王允,如果王允壹死就把這兩個同時撤職閑置,難免會惹人非議,況且這兩個人任職期內盡忠職守,並無結黨之嫌,也有壹定的才幹,將他們安排到涼州去,可以加強朝廷對涼州的控制。
  荀彧又道:“馬騰、韓遂與孫策勾連太深,不宜輕舉妄動,不過閻行、馬超都還是朝廷的將領,既然山東戰事已畢,陛下可下詔召他們回京,參加涼州戰事,看他們如何處置。如果他們心中還有朝廷,願意回來,那就委以重任,孫策善用兵,閻行、馬超屢次立功,是難得的將才,可助陛下壹臂之力。如果不願回來,那就借機削減馬騰、韓遂的兵權,分而治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