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太子

夜星月語

歷史軍事

龍鳳元年,集慶城(今南京)外,數萬大軍旌旗招展,龐大的軍勢猶如黑雲壓城,隨著幾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四十六章 橐弓坐槊

大明第壹太子 by 夜星月語

2023-10-6 22:21

  朱標沒有相勸,地方上的毒瘤要掃清,老虎也要抽幾鞭子,使其等收斂饑貪本性,為大明刷新吏治讓開道路。
  讓劉瑾將這份奏章直接送到中書省衙門,中書省乃是朝廷執政中樞部門,統轄六部署理各衙,對他的明示敲打,很快就會傳遞到下面各府衙官吏身上。
  又過了壹會兒朱元璋突然開口吩咐道:“標兒,妳外曾祖父的忌辰快到了,妳替咱擬壹篇祭文,至於奉祖祭祀之事,文忠在北疆,妳也有政務,都脫不開身,就讓老二去吧。”
  朱標放下筆起身躬身應諾,外曾祖父陳公,逸其名,淳皇後父也,洪武二年追封為揚王,媼為王夫人,其墓在盱眙。
  朱元璋嘆息道:“妳外曾祖父昔年從大將軍張世傑扈從南宋幼帝,崖山海戰,神州陸沈,十萬南軍民壹同跳海殉國,他老人家幸得天佑落海後僥幸未死,歷經波折終是歸鄉,因不願侍元為虎作倀,避去盱眙津裏鎮,以巫術謀生,終年九十有九。”
  “極高的壽數了,只可惜沒能看到咱成家立業,更沒能看到咱覆滅元廷。”
  朱標寬慰道:“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外曾祖父在天有靈,可見父皇龍飛九五重開華夏之天,必是極欣慰的。”
  百年鴻圖,千秋大業,多少興亡事?
  從古至今哪怕是氣運遊絲如縷,哪怕是窘迫到了絕境,這片大地上總有英傑聖賢出而力挽天傾,炎黃根骨,矗立於世。
  “每念外祖之靈,必欲親詣,年思月想,終不遂行,標兒,祭文要好好寫,讓他老人家知道咱的心意,囑咐老二,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辦的隆重些。”
  朱標這位外曾祖父,壹直活到老朱十壹二歲,所以感情很深厚,旁的親屬也大多如此,自己父皇就是這般重親緣。
  越是重什麽可能也就越是缺什麽吧,誰人能知道,這位坐擁天下者,前幾十幾二十年過的是怎樣壹種無依無靠無親無故的人生。
  朱標深念此情揮筆寫道“惟我揚王,昔隸戎麾,獰風蕩海,糧絕阻饑,天有顯相,夢來紫衣,挾以登舟,神力所持,易死為生,壽躋期頤,積累深長,未究厥施,乃毓聖女,茂衍皇支……”
  “孫起布衣於淮甸,漸群雄之來從,凡二紀於茲,其間摧堅撫順,斂跡豪雄。
  平禍亂於寰宇,播聲教於八埏,安黔黎於市村。
  是以尊稱華夏,耀揚六軍,握九伐之威以鎮頑,積四海之利以賞善。
  斯非上天、後土之昭鑒,海嶽之效靈,家祖、外祖累世皆積陰功,奚若是耶……
  今特命外從孫晉王朱樉以牲醴之奠獻於陵所,以建靈堂及雲追封外高曾祖考妣之由,惟我外祖英靈不昧,尚饗!”
  ……
  中書省,胡惟庸領著壹種官員傳閱了剛從謹身殿送來的奏章批文,太陰犯軒轅占雲大臣罷免?您什麽時候信過這個?
  品級略低的官員默不作聲,他們還沒到能得陛下稱謂大臣的地步,更不至於能影響星象,緘口避事才是正理。
  胡惟庸心中嘆了口氣,看來是得將壹些做的過了火的官員推出去了,起碼讓聖上出出火氣,否則真要是提前開始了大清算,壹切就都晚了。
  拉攏黨羽是需要耗費資源,打通關系維系關系更是如此,沒錢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值得讓人高看壹眼,臣子的權柄,還沒到權高於世生殺予奪的地步。
  其實若不是真的被逼上了絕路,他又何必這麽急著斂財,而且這般斂財他己身又得多少享樂,難啊難啊。
  送走劉瑾後,揮退眾人各司其職,留下的中書右丞陳亮上前低聲附耳道:“不如將陳寧推出去,因著四川平章之位未能如願,他近來有些狂悖,恐招禍事。”
  “妳知道我們為了推他當上吏部左侍郎耗費多大心力麽?”
  “自然是知道的,但那又如何,因小失大切不可為啊,相爺!”
  “哎,容我再思量壹二,妳去讓下面的人都安分壹些,地方上有些已經遮掩不住的,主動棄掉,但收尾要收拾幹凈。”
  “諾。”
  仰首望天,只覺烈陽刺目,何時明月換新天。
  思來想去,留給他的其實只有兩條路了,壹者即為廣植黨羽,當朝中各部衙門主官皆為朋黨,朝廷政令執行稅賦征收都需他麾下的人才能辦妥,地方士紳大戶均為他搖旗吶喊。
  這件事就算成了壹大半,不談能否行廢立事,只談保命,大概率是能成的,畢竟朝政大事,只談利弊得失,只要聖上認為弊大於利,他就可以從容脫身了。
  二者便是扶立新帝,太子年少掌權,這壹二年間或許不會有什麽心思,可越是只差半步,就越是撕心撓肺,父子情焉能大過天下權。
  何況太子等的了,他麾下那些人就等的了麽,趙匡胤黃袍加身,還真就未必是自己的主意,很多時候,下面的人多了,妳不想往上爬他們也會強行推著妳。
  倒時順天應命,未免不能改換日月扭轉乾坤,那時他求的便不是脫身保命了。
  只可惜這兩條路都極不好走,哪條都沒有把握走通,可他到了這壹步,還能有什麽別的選擇,不得已而為之,乞天佑吧。
  上位啊,您從壹介布衣走到今天,再大的氣運也該耗盡了吧,天子天子,豈有真天子,時來天地皆同力,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英雄不自由,運去雷轟薦福碑。
  ……
  “追!把他們都給本王抓回來!不,不必抓回來,就地處死!”
  梁王斑白的須發怒張,沖著下面過來稟報的家奴大聲怒吼著,響徹整座梁王府,可這聲響同城外大軍攻城的聲音相比,就顯得聲若蚊蠅了。
  同樣白發蒼蒼的管家叩首哀求道:“王爺,那是世子和小世子啊,您的骨血。”
  “他們不配!長生天在上,我要剝奪他們的姓氏,他們往後都是低賤的奴隸,他們怎麽對得起自己的血脈。”
  詞不達意,顯然梁王的神智已經因為近來連番的打擊有些失常了,可在這座府邸內,依舊是沒有人敢於違抗他。
  這時壹個雄壯的漢子闖了近來,單膝下跪垂首撫胸用蒙語說道:“王爺,昆明守不住了,明軍沒有封鎖城南,我們護送您沖出去吧。”
  “不走,這裏是本王的城池,是世祖皇帝……”
  話還沒有說完就壹頭倒了下去,眾人大驚小叫趕忙上前抱住檢查,見他只是壹時情急昏倒都松了壹口氣。
  這時外面又沖進來幾名校尉:“勃赤紮合木叛變,領著人開了城門,明軍已經要沖進來了!”
  梁王壹時喚不醒,眼見眾人眼珠子滴溜轉的飛快,那將領壹把將梁王背到肩上:“我帶著王上走,妳們護衛王妃等,我們前往晉寧城,那有我的安達鎮守。”
  有些人依命行事,也有些人默不作聲跟在後面,但步伐越來越慢,不知何時就不見了,可也沒人有閑心去管。
  徐允恭被重鎧橐弓坐槊勒馬於陣前,身旁是日月明字旗和徐字旗,壹者代表著覆滅前元的大明,壹者代表著中山王的徐,匯聚著軍心摧城拔寨開疆拓土。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