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太子

夜星月語

歷史軍事

龍鳳元年,集慶城(今南京)外,數萬大軍旌旗招展,龐大的軍勢猶如黑雲壓城,隨著幾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

大明第壹太子 by 夜星月語

2023-10-6 22:21

  朱標閉上眼幽然壹嘆,優先救助婦孺是他上輩子所受教育形成的習慣,按理說也應該當有老人,但是如今的情況,必須是要做出取舍的,未來總比過去更重要。
  至於青壯男丁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所需要的糧食供給遠超婦孺,而且難以管理,陳家也沒有合適的理由救助青壯。
  說話間也正到了午時,商隊避讓到官道之外置帳歇息,陳榮言立刻安排該留下的糧食數量以及管理的夥計,韓政也會留下壹批護衛,可以預見等大部隊離開後,必然會有餓瘋了的人企圖聚眾搶奪糧食。
  短短兩個時辰後,營內就聚攏了近三百名婦孺,孩子們喝上了壹口清湯粥就欣喜不已,乖巧些的喝了壹口就舔著嘴唇讓給母親喝。
  也有壹家三口來的,父親蹲在營外看著妻兒吃上飯後喉結滾動黝黑的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也有相顧流淚對著守衛苦苦哀求的,希望能讓壹家團聚的。
  朱標背著手默默的看著眼前的壹切,也沒有吩咐讓那男子進來,無規矩不成方圓,他今日之令已經很出格了,會不會引起災區貪官汙吏的警惕還未可知,實在不能心軟了。
  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朱標不是仙神,沒有法力神通讓天下大同,讓黎民百姓闔家團圓安樂無憂,只能是腳踏實地壹步壹個腳印,讓天底下絕大多數的百姓能安穩活下去。
  過了壹會兒韓政走過來說道:“公子爺,遠處林子裏聚集了百來號人,看樣子是心懷不軌,但現在又不敢動手,估摸著在等咱們大部隊走。”
  朱標吩咐道:“多留些護衛,弓弩也都亮出來吧,左右是打著為太子收攏死士的名義,餓瘋了的人遠比那些造反的烏合之眾更要瘋狂,不可大意。”
  韓政答應壹聲就下去了,他自然也知曉餓極了的人對面糧食有多瘋狂,造反的除非是領頭的自知必死無疑,其余大多面對官軍都還心存僥幸,打著打著跪地求饒的多了。
  府軍衛得令持械後威懾力暴漲,朱標也沒心思再耽誤下去了,直接下令大部隊啟程,三天後就到了平陽府,沿途所見難民成堆,尤其是還有官府施粥的地方。
  朱標也去遠遠看過壹眼,那場面只能用野狗搶食來形容,官府的粥水每日就那麽幾鍋,不但裏面沒有幾粒米,而且大多都被身形壯碩的地痞流氓霸占了,老弱婦孺根本挨不上邊。
  怪不得有那麽多婦孺選擇逃荒,他們留在這就是有賑災糧食也分不到他們嘴裏,熬粥分糧的差役也根本不組織紀律,而是冷漠的瞧著他們,鍋裏見底了就說說笑笑的撤走了。
  到了平陽府城後,朱標就看見城門口擁堵著無邊無際的災民,壹眼望去根本看不到頭兒,不少兵卒威風凜凜的維持著紀律。
  城門不遠立者幾十口鍋竈,看樣子熬粥施粥是從沒有停歇過,壹旁的陳榮言哼道:“這是為了防止災民沖城,做樣子式的熬粥,給災民希望罷了,區區幾十口大鍋熬清水白粥就是日夜不間斷又能耗費多少糧食,對災民來說就是望梅止渴罷了。”
  朱標聞言點點頭,此處城門如此另外方向的城門應該也差不多,但再怎麽算也不過幾百口鍋竈罷了,面對府城周圍聚集的眾多百姓來說,杯水車薪。
  正說話間,陳家壹個夥計來稟報:“公子爺,掌櫃的,陳炳先掌櫃求見,身旁還跟著壹個官員,說是平陽知事。”
  陳榮言吩咐道:“請過來吧。”
  那名夥計應聲下去,陳榮言轉身對朱標說到:“陳炳先算是我堂兄,是平陽府內陳家商號的掌櫃,家小都在老家居住,不敢有別的心思,請公子爺放心。”
  朱標滿意的點點頭,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陳榮言確實很不錯,行事經驗老道,而且最關鍵的就是懂事,他如今幫朱標做事,那就萬事都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沒過壹會兒壹個頭戴方巾大腹便便的人領著壹個壹身官袍的清瘦中年人走了過來,陳榮言當先迎了上去,朱標則是比較倨傲的站在原地,壹副不屑與旁人交流的公子哥模樣。
  陳榮言滿面笑容的對倆人拱手道:“未親迎兩位實在是抱歉,在下見過趙知事,多聽堂兄提起,說您平日與我陳家多行方便,在下這次特意帶來了厚禮,還望知事不要見怪才是。”
  那趙性的知事不過區區九品官,自然是喜滋滋的客套了起來,江南陳家那可是世家大族,更別說人家如今出了個通政使乃是東宮嫡系,別說給面子客套了,就是當面啐他壹口又能如何。
  沒壹會兒三人就壹起走了過來,陳榮言介紹道:“這是我家公子,本在京城國子監入學,通政使特意派來漲漲見識。”
  趙知事頓時心中有數了,陳家士族豪門,其中嫡系子弟再不濟也不至於來此販賣糧食,看來是出身不對,但又能進國子監學習,就說明其父地位甚高,應該是那位陳通政的外室私生子了。
  估計是在國子監不學無術,文不成武不被的陳通政嫌棄,打發到這裏接手買賣,看來往後是難回京城了。
  心中不屑但面上確實旭獻媚的很,他可是知曉這種出身的公子哥兒都偏激的很,稍有怠慢就容易鬧起來,他區區九品芝麻官可受不了。
  而陳炳先則是有些緊張,不過到底是做了多年買賣的人,面上客氣的問候了幾句,不冷淡但也沒多親近,壹旁的趙知事也理解,畢竟誰能喜歡來搶飯碗的。
  相互客套了好壹會兒,趙知事才笑著開口道:“陳家帶來的糧食可真是不少,就是不知打算做價幾何呢?”
  陳榮言笑道:“自然是越高越好,難的碰上了好時候,不撈上壹筆豈不白來壹趟了。”
  趙知事伸出四根手指笑道:“陳兄痛快,那本官也就不客氣,您看這個數如何?”
  陳榮言臉上的笑容頓時壹收:“趙知事說笑了,若是只為了圖漲四成糧價的話,那我又何必特意到平陽府來?”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