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太子

夜星月語

歷史軍事

龍鳳元年,集慶城(今南京)外,數萬大軍旌旗招展,龐大的軍勢猶如黑雲壓城,隨著幾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四十章 事宜

大明第壹太子 by 夜星月語

2023-10-6 22:21

  朱標也不在此人身上糾結了,天下英才無數,有人安於現狀,自也有人進取拼搏,與其將心力浪費在此,還不如多想想後面的安排。
  起身至工部後院轉悠了壹圈,工部衙門自然不小,但也不算大,畢竟是安置在宮城內的府衙,不可能真是整日燒爐打鐵喧鬧不休的地方,這裏的匠人研究的壹般都是小物件,大的都在宮城外的另壹處。
  煉鋼制水泥研火器這些無壹日停歇,提煉精鹽研制肥皂這些也有人去做,隨著局面的穩定戰爭壓力的減緩,工部在朱標的意誌下運轉,無數能工巧匠受詔而來。
  按照原本的歷史進度,明初之後天下安定,確實沒有發展火器的環境,對數學、物理、機械等自然科學重視度不高,國內沒有形成科學思潮……
  朱標自然會改變這風氣,畢竟科學技術才是第壹生產力,最迫切的就是給研究這些人員壹定的上升渠道,這無疑會惹來傳統勢力的排斥,不過該做還是要做的,哪怕是要承受壹定的壓力。
  隨手試了試肥皂之類的小玩意兒,感覺還算不錯,可惜這不是底層百姓能享受起的物件,不能雪中送炭,只是對富貴階層的錦上添花罷了,能收攏的銀子都不如隨便抄個江南世族的家來的多,這也是朱標為何前幾年不急於研制的原因。
  現在民生恢復了壹些,南洋貿易即將開展,遠洋外拓也在計劃之中,這時候做準備到也正是時候,正好算作搭頭,瓷器布匹茶葉美酒才是招牌。
  朱標例行檢查之後就率眾回宮了,工部眾人相送,等太子的儀駕遠去後才挺起腰桿傲然的看向周邊五部衙門的同僚們,儲君極看中工部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也意味著他們這原本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衙門終於能有顯擺的了。
  壹路回返謹身殿向自己父皇見禮後就回到自己專屬的座位上坐下了,殿內燃著龍涎香,略帶甜美的琥珀香和芳潤的木質香。
  朱標坐下壹聞便能感受出這是上品,離極品還差著壹些,估摸著應該是高麗或者占城進貢而來的,極品龍涎香的味道是千變萬化,最常見的是濃郁強烈的琥珀甜香、芳潤木香、果香。
  “內帤裏面不是還有挺多極品的,父皇怎麽用上這等的了。”
  老朱隨手放下壹份批閱完的奏章說道:“咱聞著都差不多,就不浪費那最好的了,妳喜歡都搬到東宮庫裏去吧。”
  朱標笑道:“兒臣那邊也有,南洋諸國除了正常進貢的貢品外,還另外送了兒臣不少禮物,高麗那邊更是,都要比壹年朝貢的份額高了。”
  這是真的,自朱標去年同南洋使臣說過願派遣大明靖海侯率水師幫助他們抵禦倭寇掃蕩海域之後,壹波又壹波的禮物就源源不斷的送了過來,有許多朱標都看不上,但還是有點好東西的。
  至於高麗就更不必說了,當今高麗王的生死榮辱都在朱標壹念之間,高麗世家之首李仁任也是再三來信表忠,禮品自然是更是多的誇張,估計都把王室老底兒都掏出來了。
  朱元璋隨意的點了點頭,自家到了這個地步再如何受用都不算什麽,不過他也早就過了貪圖物質享受的年紀了,如何將基業穩固,如何安定天下恢復民生,如何完好的傳遞給兒孫才是他如今所思所想的。
  “又去工部了?上次說的那什麽水泥出來了沒?”
  朱標接過劉瑾遞來的奏章道:“出來了,倒也簡單,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兒,再煆燒成熟料後再和煉鐵後剩的礦渣同磨成粉就是了,只不過量產燒制的話會產生大量塵土,制造的匠人恐怕會患上肺臟之病。”
  朱元璋聞言神色不變:“讓工部想想辦法,若是真沒法子就用俘虜的倭寇。”
  “還沒用完嗎?竟能挺過了冬天,真是不易啊。”
  前兩年起在靖海侯的率領下沿海水師抵禦倭寇,節節獲勝自然也就俘虜了不少倭奴,本打算按照慣例斬首示眾以安民心的,但被朱標叫停,送到工部治下的各處礦物采礦練煤。
  不得不說奴隸是好用,如果是朝廷征發的徭役勞工用起來要小心這個顧及那個,總不能逼的他們聚眾鬧事,錢糧安撫都是必須的,勞作也有個度。
  而被俘虜的倭寇就好辦了,完全無需顧忌,往死裏用就對了,去年能在入冬前趕至那麽大批量的平民炭供給北方邊軍就憑的不計代價的損耗倭奴。
  不過能俘虜的倭寇畢竟是少數,戰場上也不可能特意留手抓活的,所以用壹點少壹點,朱標還以為都死光了呢。
  “兒臣已經命工部制造口罩了,就是類似面帽壹般的東西,用於遮蓋口鼻,水泥制出後無論是用於修路還是鞏固水壩、城墻都有益處,成效應該遠勝於現用的了糯米水攪和石灰漿。”
  其實鋼筋混凝土才是王道,有了水泥混凝土好弄,只是鋼筋就無可奈何了,大明壹年的鐵產量才多少,當下政策是朝廷庫存鐵量少,急需用鐵則在指定的鐵礦區開爐冶鐵,庫存鐵量多足夠使用則停罷官營鐵冶,聽任百姓在這些礦區自行采煉,朝廷按照十五分之壹的比例征收鐵課。
  朱標看了看手中的奏章,正好是廣平府知府的奏報,言說磁州臨水鎮產鐵,元時這裏壹年可以收鐵百萬斤,建議朝廷照舊辦理,驅逐冶煉商號收歸國用。
  這般奏言其實不少,但老朱向來認為民得其利,則利源通而有益於官;官專其利,則利源塞而必損於民,所以壹直不答應。
  朱標放下奏章道“兒臣還是以為鐵制應該改動了,朝廷加大管控也有利於限制鐵器外流,民間自行煉鐵的規模越來越大,不好管控了”
  朱元璋搖頭道:“此事不必再提,咱心裏有數。”
  朱標搖搖頭不再說話,雖然朝廷鐵制現在有問題,不過朱標翻看了歷代的產鐵量,其實從去年起大明就已經超過了先前所有王朝鼎盛時期的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已經是在不斷的創造記錄了。
  既然沒陷於停滯就說明問題還不嚴重,朱標也就不再同自己父皇爭論利弊了,皇帝終歸是皇帝,總不至於成為兒子的提線木偶,朱標也不會那麽狂妄。
  潮州盜發據揭陽潮陽二縣,潮陽衛指揮僉事王友等率兵討之,斬偽元帥三人,獲賊眾壹千壹百六十余人,馬百匹牛千頭余黨悉定。
  朱標批復著令兵部按例封賞將士,命刑部禦史臺派人前往潮州徹查此案,看是蓄意造反還是官逼民反,還要看地方衛所是否有殺良冒功之嫌。
  禮部奏請下月大祭,朱標批復準祭祀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月將城堭旗纛諸神,順便命禮部祭祀文廟武廟。
  批復命戶部特送遼東衛軍士戰襖凡五千六百七十五件,令出即發不得延誤。
  高麗國王遣其密直副使韓邦彥奉表貢金龍舡臺、雙盞蓮花臺、雙盞金龍頭、鐙銀龍頭鐙、六面壺、玳瑁刀鞘筆鞘、細布文席豹皮之屬。
  戶部上奏,大同府雲內州大旱,朱標批復悉免所負鹽糧,減賦稅徭役,命戶部官員前往實地考察。
  禮部奏報,西蕃十八族千戶包完蔔癿等來朝進貢,獻寶馬二十匹,鑲金彎刀瑪瑙玉石若幹,朱標批復賜文綺朝服靴襪,著禮部接待,聖命有詔方得進覲。
  大大小小的事宜諸多,朱標批復的得心應手,看似都不怎麽重要,但其實朝政運轉就是看這些細小支持,朱標批復的簡單,但壹字壹句都會被人揣摩,下達到地方就是他想要的結果了。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