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念經人

嚴輕

玄幻小說

張可道繃不住了,內心慌得壹批。
環視四周,陰風如霧沙陣陣,景物晦暗交織,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3章 又發現邪道法門

道門念經人 by 嚴輕

2023-5-13 21:33

  雲秋禾欣賞著自個的畫像,美滋滋,突然想起什麽,問道:“張觀主,妳先前建議我從基礎學起,我對這門技藝壹竅不通,妳能否教教我如何打基礎?我可以用會的技藝與妳交換。”
  她學過山水花鳥,知道基礎的重要,入門後的修行反而在個人。
  但是不得其門而入,使得她束手無策,怎麽畫都不對。
  張聞風笑道:“到時嶽師姐遇到有什麽不懂的,還請妳不吝指點,咱們就當是相互切磋技藝,太正式了反而拘謹。”
  “好啊,張觀主這話說得中聽,咱們以朋友相處,都自在些。”
  雲秋禾聽得對方願意教,還設身處地為她作想,心下歡喜,拉著嶽安言的手臂,笑道:“我與嶽師姐壹見投緣,她今後在修行上遇到難題,我自不會袖手。”
  張聞風微笑點頭,到時師姐學習陣法,有懂行的雲秋禾給予入門指點,要少走許多彎路。
  他從茶幾上的盤子裏拿壹顆綿果(蘋果),放到案桌空白宣紙上簡單擺布下,找出光影效果最好的角度。
  離得有六尺遠,在案桌這頭擺壹張宣紙,用炭條起稿。
  講解上面壹橫和下面壹橫定形的意思,再左右各壹短豎,確定綿果的大小和粗略形體,然後用短直線切形,整體比較觀察,壹步壹步,畫出綿果的形狀和明暗轉折結構。
  用正規的方式畫了壹張結構素描,講解這樣做是為了認識眼前的物體,多余的線條不要擦拭,鍛煉觀察和分析、造型能力。
  方法不復雜,就像同樣的書冊,有些人學習了能考狀元。
  有人十年寒窗,寫出來的文章還是不堪入目,名落孫山。
  雲秋禾有多年的山水繪畫基礎,露出恍然的神情,原來是這樣子的。
  將壹個綿果分解得像切皮壹樣,卻立在紙上有強烈突出感。
  讓她找到了入門的法子,終於不再困惑。
  隨即她又有些苦惱,這兩張範畫,她是肯定要帶回去,以便時時觀摩,可是柳枝炭條畫的圖形,不小心壹蹭就擦模糊壹塊,且不能卷起,該如何帶走?
  她目前還不懂高深的元炁禁制法術,只會簡單的隔音。
  聽得雲秋禾的問題,張聞風想了想,道:“我可以調制壹種有粘性的特殊水液,妳能否有法子,將水液均勻噴灑到紙面上,細若雨霧?待得徹底幹透,便可以將炭畫收卷。”
  雲秋禾笑道:“我會‘清水化霧’術法,應該能達成效果。”
  張聞風便將他的法子傳音講給師姐聽,讓師姐去東殿藥房取些收集做藥材的桃膠,用溫水泡開去雜質,然後用多少比例的水在幹凈鍋內慢慢加熱熬化,再用白布過濾壹遍,將得到水壹樣的桃膠稀釋液。
  木炭畫噴膠保存的法子,他前世便做過。
  異界沒有乳白膠,因地制宜用桃樹膠代替也不差,濃度不用太講究,只是稍麻煩壹點,他懂的雜學頗多。
  不輕易告訴外人所謂的秘法,符合這個世界的行事準則。
  嶽安言認真記下來,師父傳給小師弟的本事她能學到,是壹種極大信任,她心頭很暖,出門準備去了。
  西殿內,雲秋禾另外用壹張白宣紙,在相同角度,對照著綿果起稿畫著,不時參看壹下張聞風的畫作,她抓緊難得的機會學習請教,不可能時常來的。
  張聞風與傅孤靜喝茶閑聊,除了他的隨身葫蘆裝著靈泉水,西殿早上都會準備壹木桶待客的清水,沒客人來時,晚課前他們舀了在木盆凈手,師姐便是用的清水烹茶。
  雲秋禾畫了四張綿果結構素描,到後面這張竟然畫得有模有樣。
  造型基本準確,大關系處理得不錯,表現出的繪畫天賦,讓張聞風小小驚訝了壹下,指點壹些訣竅,又示範了如何畫宗果(梨子)、桃子的結構。
  他不需要實物對照,信手而畫,轉折結構塊面分析得清清楚楚。
  有這三種常見水果的範畫,夠雲秋禾練習壹陣子。
  他教雲秋禾學畫,也有賣傅孤靜面子的意思,與大宗門修士交好,水到渠成。
  約半個時辰,嶽安言調制好壹大碗清亮桃膠水液端來。
  雲秋禾先用她自己的拙作試手,施法裹壹小團水液弄出如絲細霧,這屬於小雨術的變異法術,需要極強的控法能力,給炭畫均勻快速噴壹層,不完全潤濕紙張,等後面幾張壹壹噴過壹遍,稍幹壹些,再從頭噴壹次,共三遍而成。
  用完午膳,畫作幹透,果然定住了炭墨,喜得雲秋禾連說這法子好。
  她再也不用擔心炭條畫的畫面擦花損壞,心花怒放。
  送走傅孤靜、雲秋禾二人,張聞風和二師兄壹起下山去矮山工地轉了轉,查看工地進度,與手藝師傅們溝通壹些問題,隨後返回山上抓緊時間修煉,恢復損耗的元炁。
  每壹次煉丹,耗神費力,特別是最後壹步元炁控火,對修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當然不能次次失敗,還找不著緣由。
  否則不叫促進,而是對整個身心和信心的摧殘。
  丹藥煉制得順利,修為和境界增長比同階快是不爭事實。
  二師兄準備第二次服藥沖擊破境,他已經選定吉日吉時,下午沒有外出,由嶽安言拿著法器,去周邊說好的村子考核篩選學徒苗子。
  夕陽還有樹高的時候,嶽安言提前完工回山。
  她今天去了東南邊八裏外的泥潭村。
  在西殿坐下喝了壹杯茶,從袖袋內取出青帕,打開拿出壹張折疊的黃紙,不顯陳舊,上面還沾著些許汙垢泥點,遞給觀主。
  “泥潭村壹個小孩拿手上玩耍,我發現不對,用壹文錢換了過來,觀主妳瞧瞧,這上面似乎有些邪性?”
  張聞風接了折疊的黃紙,在手中翻來覆去看。
  黃紙折疊得前端伸出有點像紙鶴,有壹個角沒合攏,翹起來了。
  放鼻端嗅了嗅,黃紙上除了師姐身上留下的淡香,他還嗅到壹絲不正常的類似鬼氣的泥腥味。
  “這東西是哪裏撿來的?是小孩自己疊的,還是原本就這樣?”
  用靈眼術查看,能看到黃紙上有絲絲若隱若現的毫光,他暫時沒有拆開整個折疊的黃紙。
  嶽安言說道:“小孩說是從村東頭的路邊撿到的,他拆了壹次,按原樣沒能完全折疊回去,這邊露了壹角。觀主,這是什麽東西?我當時第壹眼見了便覺著不對,說不上是什麽感覺。”
  張聞風神色有些慎重,站起身道:“如果我沒有看錯,這是壹張‘魍魎掠魂折紙成金咒符’,只不知這張咒符,是掠魂用的,還是折紙成金的障眼術?這是邪道法門。”
  他上次從匪首欒廷三身上搜出的《煉屍真經》中有圖形和記載,沒有具體的繪制符文秘法,他只能確認壹個大概。
  這就是多看書的好處,開卷有益,邪書也可以有正經用途。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