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顧道長生

睡覺會變白

玄幻小說

初夏,白城。
白城在北方,很普通的壹個縣級市,兩三條主街,七十萬人口,沒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四章 抽絲剝繭(下)

顧道長生 by 睡覺會變白

2019-3-23 20:28

  丹,是單的意思。
  道家講究壹,壹就是單,單也就是丹。這其實是個逐漸演變、包裝的過程。
  所以道家講的結丹,是指身體內氣達到壹種圓潤充盈的程度,可去除病氣,延年益壽。
  再比如元嬰,是指返璞歸真,凝聚全身元氣,化成壹個純能量體的自己,就像初始嬰兒壹樣。
  但是呢,經過後世曲解,結丹就變成了壹顆有形有狀的大號玻璃球,元嬰就變成了壹只蹦蹦噠噠的小人兒。
  純屬扯淡。
  咱們再說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他講究內、外丹兼修,以身體為鼎爐,在自己體內養氣,然後外服金丹,便可成仙。
  這與當時的主流相悖,所以寫出來之後,並未引起大規模的重視。
  同樣的,也是在漢代,道家開始往道教、道門演變,出現了天師道,以及壹些散亂組織——小齋統稱為古仙派。
  第三個階段,是壹千年前,叫變革時期。
  漢之後,便是修行最強盛的幾百年間。魏晉時的主流,變成了外丹、食氣兩術,內丹隱而不彰,在民間秘傳。
  此時將修士分為三等,據《仙經》記載:“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所謂屍解仙,就是棄肉體而去,或不留遺體,只假托壹物升天。有典籍稱:“該人屍解於京師,數日啟棺,惟有壹杖。”
  這便是其中壹種,杖解術。當然了,屍解是比較低等的,後來漸漸摒棄。
  再往後,就到了隋唐,鐘離權、呂洞賓、陳摶、張果等壹大批修士,開始研究內丹法,並加以補充、完善。
  外丹和食氣突然斷檔,內丹盛行,並有取代壹切道法之勢。《周易參同契》被奉為丹經之祖,眾多門派也開始繁衍發展。
  第四個階段,是五百多年前,叫近古時期。
  內丹術已經大壹統,門派之爭成了主旋律。北方創立了全真道,丘處機為蒙元講道,被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
  同時,為應對全真道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為正壹道,尊張天師為正壹教主。
  從而形成了北有全真、南有正壹的大格局。不過後來張伯端立南宗,歸於全真,全真壹時風頭無量。
  此時的內丹道法極為完善,並提出“陽神”,以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化神返虛”這兩套被大吹特吹的理論。
  不過,這卻是道教最後的輝煌,此後只有三豐道人曇花壹現,便徹底衰落。
  ……
  總的來講,體系大概如下:
  上古時期的特點,是講究肉體長生,形神俱妙。古仙時期略差,但也很註重肉體修煉。這兩個階段,根本沒有內丹法。
  到了變革時期,內丹興起。
  全真道基本否定了肉體成仙,雖稱性命雙修,實則先性後命,或先命後性,做不到同時修煉。
  內丹派認為的最高境界,是出陽神。陽神就是留下肉體,元神脫體飛升,達到長生之境。
  這姑且也算長生,但終究不是正道。失了肉體,就失了大道之機,想進壹步成就天仙境界,更是千難萬難。
  更何況,陽神這東西真的沒啥說服力。除了張伯端有些零星事跡,就再無典籍記載。
  可能內丹派自己也明白,凡是活得久的修士故去,通通都叫羽化成仙。反正是元神飛升,旁人也看不見,是真是假無從考證。
  總之呢,道家的修煉體系,就是從人道,到仙道,到食氣而服外丹,再到內丹而出陽神,這麽壹條越來越lowB的路子。
  ……
  “呼……”
  顧玙看完,不禁長吐了壹口氣,舉目擡眼,見燈光柔和,小齋倚坐,外面已是黑夜漫漫。
  壹瞬間,真有恍惚之感。
  “喝點水。”
  小齋早備好了白開水,輕輕推過,道:“妳先消化壹下。”
  “嗯。”
  他捧起杯子,小抿了壹口,而後壹仰脖,全幹了。
  沒辦法,他現在就覺得好幾種世界觀混在壹起,真真假假,虛虛幻幻。前段時間,自己跟莫老道也聊過,對方講了很多東西。
  莫老道出身南宗,自然向著宗門說話。在他口中,南宗簡直蓋世無雙,張伯端堪稱壹代道祖,什麽陽神之法、性命雙修之法,更是天下正統。
  但小齋梳理的東西,卻隱隱透著對內丹派的不屑,比如陽神,細細想來,不就是屍解仙的變種麽?
  而且還不如屍解仙,人家好歹不棄肉體,假托壹物飛升,陽神還得留下身體。
  他的理論知識本就可憐,壹沖擊更是亂七八糟,過了半晌,才開口問:“妳整理的這些,能保證真實麽?”
  “四分考據,六分猜測。”
  她實話實說,又道:“不過有幾點我敢確定,第壹,古代確實有大修士。第二,魏伯陽絕不是無端著《周易參同契》,肯定有什麽變故。”
  “正是!”
  顧玙眼睛壹亮,接道:“我剛才就很奇怪,當時食氣盛行,常有飛升記載。既然功法沒問題,掌權者沒阻撓,他就沒理由去研究內丹術,還是遠不如食氣的內丹術。”
  “我也不得其解,但碰到妳之後,卻有了些猜想。”
  小齋看著對方,忽問:“妳說妳能食氣?”
  “對。”
  “那妳能判斷出,這靈氣是自古就有?還是突然出現的麽?”
  嗯?
  顧玙壹怔,但馬上懂了意思,驚訝道:“妳是說……”
  “沒錯!上古時期雖然道法極簡,威能蓋世,但對修煉環境的要求也最高。之後壹代代的演變、改革,都是在降低這個需求。所以我推測,魏伯陽那時已經發現靈氣在漸漸衰退。如果還按照古仙術的傳承,等靈氣耗盡,整個修行界必將消亡。”
  小齋頓了頓,接著道:“之後的外丹術、屍解術,不無在探索解脫之法。最後內丹術得以壹統,許是它真的可以另辟蹊徑。但妳要知道,道門載於文字的只有理論典籍,真正的修煉之法都是口口相傳。”
  “那時門派傾軋,外有外的爭鬥,內有內的爭鬥。光全真壹脈,就有數十分支,都想搏名得利。很多分脈宗主自己的修為都不夠,還要指導弟子修行,後果可想而知。”
  “自三豐道人往下數百年,再無傑出人物。我想壹是道法失傳,二是靈氣幹涸。近代更是戰亂不斷,道門清隱,直到九十年前新朝初立,創建道教協會,各派才浮出水面。”
  噝!
  顧玙聽得此處,不由接口道:“那我現在練了食氣之法,就可能表明,天地靈氣正慢慢恢復?”
  “呵……”
  小齋眨了眨眼,沒應茬,反而笑道:“現在知道我們在幹嘛了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