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當國公

千斤頂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天啟5年,如果用公元紀年的話,是1625年1月1日,這個昔日強盛的大明帝國已經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九十二章 第壹次感到恐慌

我在明朝當國公 by 千斤頂

2019-5-15 13:21

  孫承宗有理由感到驚詫,要知道內閣是什麽地方?
  經過壹百多年的演變,內閣已經變成了大明最重要的部門,也是整個大明的神經中樞,所有朝廷頒布的政令和重要的命令全都要經過內閣的首肯批準才能生效。
  別看楊峰身為江寧候,手握數萬大軍威震東南,但跟內閣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夠看的,現在看到包括顧秉謙在內的三名閣老居然如此忌憚楊峰,自然讓孫承宗感到驚駭莫名。
  看到孫承宗驚詫的表情,顧秉謙同韓爌、朱國楨對視了壹眼才苦笑著對孫承宗道:“愷陽公,妳這些年久在遼東,對於朝中的事情不是很熟悉,老夫可以理解。
  現在老夫要告訴妳的是,江寧候可不像表面上看的那麽簡單。如今的江寧候不能說是權傾朝野,但他的影響力卻遍布了整個大明,這可以這麽說,江寧候若是跺跺腳,整個大明都要顫壹顫。”“什麽……江寧候居然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當然,老夫哄妳作甚?”
  顧秉謙沒好氣道。
  “老夫只說壹件最簡單的事情給妳聽,妳知道如今江南最流行的水稻種子吧?”
  “知道!”孫承宗老實的回答,對於楊峰弄來的這種高產的糧食種子的事情,他雖然遠在遼東,但也是知道的。
  “下官雖遠在遼東,但也聽說江寧候弄來的這些水稻種子的最高畝產可達千斤之多,下官剛聽說的時候還以為是謠傳,但隨著關內的消息不斷傳來,下官這才相信這不是謠言。”
  “嗯!”
  顧秉謙手捋胡須,“愷陽公說得不錯,江寧候弄來的這些高產水稻種子產糧卻是很高,雖然不是每畝都能達到千斤之多,但八九百斤卻是能達到的。
  再加上那些玉米、馬鈴薯、紅薯以及高粱等農作物的種子,可以說大明近幾年來雖然持續大旱,但卻並未發生大規模的流民事件,江寧候可以說是居功至偉,這點愷陽公妳承認吧?”
  孫承宗默默的點了點頭,飽讀詩書的他是有名的至誠君子,對於公認的事實自然不屑於否認。
  看到孫承宗點頭後,顧秉謙意味深長的繼續道:“愷陽公妳想過沒有,若是江寧候停止向大明提供高產水稻的種子乃至那些可以增加產糧的花費、農藥,後果會如何?”
  “後果當然會……”孫承宗不假思索的說了半句,隨後立刻便停了下來,臉上露出了駭然的神情。
  “看來愷陽公也明白了這個後果。”
  顧秉謙臉上露出了無奈之色,不等孫承宗說話便自顧自的說道:“江寧候提供的水稻產糧比起以往的水稻高了足足三成,再加上那些高產的馬鈴薯、紅薯、玉米等作物,這樣的產量意味著什麽不用老夫說妳也應該清楚吧?”
  “下官明白了。”
  孫承宗聽明白了,已經習慣了畝產八九百斤的大明,若是重新回到每畝五六百斤的時代,恐怕那些江南的打地主們和農民恐怕第壹個就受不了,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了。
  “這還不止呢。”
  看到默然不語的孫承宗,顧秉謙冷笑道:“江寧候不僅是提供了這些高產的種子,他親自創辦的那個大明皇家商行每年光是分給陛下的銀子就有五六百萬兩,若是突然沒有了這筆銀子,妳想想看,陛下會有什麽反應?”
  “嘶……”
  孫承宗倒吸了口涼氣,到現在他完全明白了。
  如今的楊峰已經把自己和皇帝以及農民牢牢的聯系在了壹起,而且最厲害的是不管誰來當大明的皇帝,都會會變成既得利益者,所以誰要是敢動楊峰那就是在向皇帝和千百萬的農民動手,不用楊峰發話,皇帝就會率先把他撕碎。
  可以說,現在的楊峰早就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因為不管誰當大明的皇帝,為了自己的錢袋子都會把他當成寶貝壹樣供起來。
  看到孫承宗緊皺的眉頭,顧秉謙淡淡的說道:“現在妳明白為何老夫和諸位閣老會這麽頭疼了吧。”
  “下官明白了。”孫承宗長嘆了壹聲,此時此刻他終於明白了顧秉謙、韓爌和朱國楨對楊峰的心情了。
  面對這麽壹個手握重兵、富可敵國,而起還把自己跟大明的皇族以及農民牢牢綁在壹起的人,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辦法,跟楊峰作對就等於對付皇帝,跟千千萬萬的農民在作對。
  別看他們貴為閣老,但只要皇帝對他們不滿意,分分鐘可以將他們任何壹個人撤換下來,但唯獨楊峰卻是不可替換的,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差別。
  “益庵公,您希望下官如何做?”
  顧秉謙緩緩道:“本官不指望妳能做什麽,只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妳能善意利用與江寧候之間的關系,加強他和內閣之間的聯系即可,最重要的是壹定不能重演唐末藩鎮之禍,妳明白嗎?”
  這壹下,孫承宗終於明白顧秉謙三人最大的擔心是什麽了,他們最怕的就是楊峰大幅提高武人的地位,形成與文官對峙的局面。
  他們不怕楊峰會翻天,也不怕楊峰和皇族的關系太深,因為楊峰再怎麽厲害他也只是壹個凡人,別看他如今權傾朝野,但等到楊峰老了甚至去世後,大明的壹切都會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來,大明依舊是讀書人的天下。
  大明在開國之初,武官和貴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說句不客氣的話,文官在他們面前連大喘氣的份都沒有,原因很簡單,大明的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就是有這份底氣。
  經過了漫長的蟄伏,又經過了土木堡之變,文官集團這才慢慢的將武官集團打壓了下來,甚至連戚繼光這樣的功臣在寫給張居正的信裏也只能自稱門下走狗。
  可以說,經過了上百年的努力,文官集團們好不容易弄到了今天的這個局面。
  原本他們以為這個局面會壹直持續下去,但是楊峰的出現卻讓他們感到了恐慌,隨著大明軍隊壹個個勝利的消息傳來,大明軍人和武將的地位也在壹步步的提升。
  原本對於大明來說,這樣的局面是好的,但對於於文官集團來說卻是個噩夢,也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現在顧秉謙要將這副重擔交給到孫承宗的手裏,想明白這點後,孫承宗第壹次感到了不堪重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