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當國公

千斤頂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天啟5年,如果用公元紀年的話,是1625年1月1日,這個昔日強盛的大明帝國已經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26章 孤註壹擲

我在明朝當國公 by 千斤頂

2019-5-15 13:20

  “嗖嗖嗖……”
  數十枚開花彈落在了後金韃子進攻的隊形裏,有的砸到了人的身上,有的則是砸到了空地上,但是無壹例外的是所有的開花彈都爆炸了,三點五斤的黑火藥轉化成巨大的動能將數十枚小拇指大小的鐵丸和彈體破裂後組成的碎片飛向了四面八方。
  雖然阿敏已經盡量將進攻隊形分散開來,但再怎麽分散也不能象熱兵器時代那樣排成散兵線,所以當壹枚枚開花彈在進攻隊形裏爆炸的時候依舊不時有韃子被四處飛濺的彈丸和碎片炸得血肉橫飛。
  “轟……”
  正當炮營打得激烈的時候,位於隊伍最中間的壹個方陣裏突然響起了壹聲巨響,緊接著壹股濃煙升騰而起,方陣裏傳來了好幾聲慘叫聲,幾名正在裝填彈藥的炮手慘叫著倒在了地上。
  “嗯……這是怎麽回事?”正在後方的壹輛大車上觀戰的楊峰眼神就是壹凝,當他用望遠鏡看過去的時候,望遠鏡裏只能看到壹團濃煙還有幾名慌忙跑過去的炮手。
  “炮營……炮營,發生了什麽事情?”
  對講機裏傳來了邱迪生帶著急促喘息的聲音:“大人……剛才壹名炮手太過緊張在裁剪開花彈導火索引信時沒有掌握好,壹枚開花彈在炮膛裏爆炸,幸運的沒有引起殉暴,只有三名炮手受傷。”
  “靠!”楊峰暗自罵了壹聲,這年頭的開花彈還是太原始,每次開炮之前都依靠炮手測量好距離後裁剪好導火索的長度,然後放入炮膛後點燃後發射出去,程序繁瑣不說還很容易出問題,不過這也暴露出了炮營的炮手們素質還是不夠的問題。
  想了想,楊峰對著對講機下令道:“邱迪生,命令炮營停止發射開花彈,改裝成實心彈,發射兩輪實心彈後開始用霰彈!”
  “明白!”
  邱迪生心裏暗自罵娘,不過他也沒有什麽辦法,面對敵人的攻擊,位於最前方的炮手們壓力是非常大的,而且開花彈的使用要求也是最復雜的,如果剛才發射的是實心彈就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換實心彈,開火!”
  “轟轟……”
  過了壹會,剩下的三十五門火炮開火了,數十枚彈丸落在了後金軍的進攻隊形裏,只是由於後金軍隊形比較分散,而且實心彈的殺傷範圍太小,對後金軍造成的傷亡也不大,而且在打了兩輪的實心彈後明軍也停止了射擊,看到這樣的情形後阿敏不禁大喜過望,騎著戰馬在後面督陣的話大聲下令道:“命令哈奇思,加快速度,只要攻入明軍的陣營裏咱們就贏了,到時候我親自向大汗請求給他們擡旗!”
  “沖上去……殺啊!”
  沖在最前面的是三千多名輔兵、包衣和少量的步甲,在進攻之前這些輔兵得到了承諾,這次只要能全殲這支明軍回去後大貝勒和二貝勒將向大汗請求恩典將他們擡旗。所謂擡旗就是努爾哈赤為了獎賞部下而想出的壹個法子。
  擡旗就是將壹些歸附女真人的附庸擡舉為旗人,被擡旗後的人就成了旗丁,無論是身份還是地位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另外還有壹種意思就是將下五旗的旗丁擡舉為上三旗的,這也是壹種褒獎,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另壹個時空裏,清末年間鹹豐帝的遺孀慈禧,她的家族本是下五旗之壹的鑲藍旗,之後隨著她的掌權而被擡入上三旗之壹的鑲黃旗。
  總的來說擡旗乃是壹種褒獎酬勞之舉,是旗員改變身份地位的壹種重要途經,是壹種顯赫的榮耀,獲此殊榮多由皇帝特旨或部議。
  在得到代善和阿敏的承諾後,那些由蒙古人、朝鮮人和歸附的漢人組成的輔兵和包衣們壹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似地拼命的往前沖,此時他們的眼裏只有壹個念頭,只要沖到那些明軍的陣前自己就能變成上等人了,自己也能當爺了。
  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們已經沖到了方陣前三百多米處,在這個距離那些炮手們已經可以看到那些後金韃子們因為激動而變得猙獰的面容,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嘴裏發出壹些連他們自己也聽不懂的嘶喊朝著他們沖來,在最中間的方陣裏,正用炮隊鏡仔細測量著敵軍距離方位的邱迪生大聲喊道:“霰彈準備,開炮!”
  “轟轟轟……”
  陣地前霹靂般的炮聲響了起來,大股濃密的白煙騰起,三十多枚霰彈被射出了炮膛,呼嘯往韃子的進攻隊形射去,當霰彈被射出炮口的時候包裹著鐵皮突然散開,三千五百枚顆小拇指大小的鐵珠子朝著韃子的進攻隊形裏噴灑了過去。
  在後面的阿敏看來,當明軍的火炮開炮後,無數肉眼難以辨別的黑點傾瀉了出來,很快己方的陣營裏好像下了壹陣血雨壹般,無數正在沖鋒的輔兵哀嚎著倒在了地上,數十名沖在最前面的輔兵倒在地上不斷的打滾哀嚎,他們不少人的身上血流如註,捂著傷口痛不欲生,這壹刻他們才感到後悔,自己不該貪圖那個擡旗的承諾跑來送死。
  第壹輪的炮擊至少造成了後金軍三四百人的傷亡,尤其是沖在最前面的輔兵們幾乎被清掃壹空。
  “又來了……又來了!”
  後面督戰的代善和正紅旗的將領們看到那些輔兵的慘狀全都倒吸了口涼氣,面前的這個慘狀讓他們回憶起了幾天前他們在錦州城下的那壹幕。正是那壹站讓他們損失了兩千多名精銳的步甲和馬甲,而今天的這壹幕跟那天的情景是多麽的相像啊。
  代善咬著牙對旁邊還有些發楞的阿敏大聲道:“不能停下來,馬上吹號讓人沖上去,明軍的火炮發射需要壹定的時間,只要沖上去就壹定能消滅他們。只要能打亂明軍的陣形咱們的騎兵才能趁勢沖過去沖亂明軍的陣勢,只要能打亂他們的陣形咱們就贏定了。”
  阿敏當然明白代善的意思,這個時代打仗靠的就是陣形,任何壹方陣形壹亂等待他們的只有崩潰壹途,他壹把搶過了身邊壹名戈什哈掛在腰間的號角用力吹了起來。
  “嗚嗚……嗚嗚嗚……”
  淒厲的號角回蕩在天空。
  “沖上去……沖上去!”
  那些混跡在進攻隊形裏的鑲藍旗的步甲們聽到號角聲後眼中立刻露出了兇芒,他們抽出了腰間的長刀大聲驅逐著那些輔兵和包衣們快步向前。
  “遲疑不進者……死……後退不前者……死……”
  “啊……”
  壹名腳步慢下來的輔兵當場被壹名步甲用重刀劈成了兩截,青灰色的腸子和鮮血流了壹地。殺了這名輔兵後,步甲目露兇光的喝道:“看到了沒有,後退不前者就是這樣的下場,否給爺往前沖,只要殺死那些下賤的漢人,妳們就是旗人了,妳們也能當主子!”
  在那些督戰的步甲的喝令下,付兵和包衣們也豁出去了,壹個個鼓起了勇氣又撲了上來,當他們沖到距離方陣壹百七八十米的時候炮聲又響了。
  數千枚鐵珠子猶如下雨壹般傾瀉了下來,壹陣血雨冒起,方陣前的韃子又被清掃壹空,這壹次距離更近中彈的韃子也更多,足足有五六百名輔兵和包衣中彈倒地。
  其中壹名炮手太過緊張,竟然給自己操作的那門十二磅火炮裝上了實心彈,這枚十斤重的鐵丸砸中了壹塊堅硬的石頭上被彈了開來。由於該處的地勢堅硬也還算平坦,這枚彈丸朝著壹名韃子的步甲兵飛了過去,在那名步甲兵恐懼的目光下,這枚彈丸用力跳起,直往他的身體沖來。
  這枚炮彈似慢實快,那名步甲兵下意識的想要閃避,但那炮彈已經從他的胸膛透出,帶著血淋淋的鮮血,劈啪的壹片骨折聲中,把他身後數名輔兵和包衣都撲倒地。
  這還不算,這顆炮彈的動力還沒完,在擊倒了這幾名韃子後,還蹦蹦跳跳跑到後面的隊列之中,又是壹陣斷腿折骨聲音響起,活生生將數名韃子的身體和腳骨沖斷……
  “沖上去,不許停……都給沖上去!”
  後面的阿敏此時已經陷入了瘋狂之中,拿起那個牛角號不停的吹著。前面那些奴才的生死他才不關心呢,反正都是壹些輔兵和包衣,況且還都是些正紅旗的奴才,他們的死活跟他有個毛的關系,全死絕了才好呢。
  其實不止是阿敏,就連代善也看出了眼前的形勢,那些火炮在發射完壹輪後至少需要二十多息的時間才能再次發射,有了這個緩沖時間他們完全可以沖到明軍的陣營裏,屆時明軍大陣可破矣。
  代善壹把抓住了阿敏的胳膊大聲道:“二弟,那些奴才們就要沖到明軍的陣前裏,妳馬上把妳的馬甲派出去,我也馬上發信號讓嶽托朝他們的後尾發起進攻,殲滅明軍在此壹舉!”
  “好!”
  阿敏壹咬牙,他們都是打了老仗的人了,對戰局自有自己的判斷,以他們多年來對陣明軍的經驗拉看,只要能夠沖入明軍的陣營裏,無論明軍有多頑強都會崩潰。
  “嗚嗚嗚嗚……”
  號角聲又變了,變得急促且短暫。聽到號角聲,原本靜靜的站在隊伍後面的兩千鑲藍旗的騎兵麽開始動了,剛開始他們的速度還比較緩慢,隨後漸漸變快了起來,他們從正朝著明軍大陣進攻的步卒陣形兩側繞開,當他們的速度達到正常的水平時,他們已經距離前面的方陣不到四百米的距離了。
  對於後金大軍的舉動早就看在眼裏的楊峰看到敵人的騎兵出動後並不擔心,只是朝自己的右側方向看了壹眼,那裏正是趙率教的騎兵所在的地方。
  在方陣的右側,趙率教正對著麾下的幾名參將和遊擊大聲道:“兄弟們,韃子的騎兵出動了,咱們看了這麽久的戲,現在也該咱們遼東的爺們上場了,別讓那些南京來的軍戶們看扁了咱們,是條漢子的都跟著我上!”
  “趙大人,您就瞧好吧,咱們今兒個怎麽著也不會讓那些江南來的家夥小瞧的,他們的火炮是厲害不假,但咱們遼東爺們的戰刀也不是吃素的!”
  “好!”
  趙率教哈哈笑了起來,抽出了戰刀斜指著前方大聲道:“兄弟們,光說不做假把式,現在輪到咱們教訓那些韃子拉,上啊!”
  “殺!”
  隆隆的馬蹄聲中,四千名遼東鐵騎朝著沖來的鑲藍旗的騎兵應了上去。
  就在趙率教率領騎兵迎上去的時候,韃子的付兵們也蜂擁著沖了上來,此時的他們距離第壹排三個大陣只有壹百多米的距離了,不過當沖上來時,卻驚訝的發現原本整齊排列在他們面前的火炮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壹排排全身披甲的軍士,而這些軍士手銃此刻正手持火銃用冰冷的目光看著他們,黑洞洞的槍口正對準了他們。
  壹名正在驅趕著輔兵往前沖的步甲兵望著眼前那壹排排黑洞洞的槍口驚叫起來:“是火銃!”
  “沖上去……他們的火炮沒辦法開火了,趕緊沖上去!”
  另壹名專達則是瘋狂的喊了起來,在步甲兵們的驅使下,壹名名輔兵和包衣壯著膽子繼續沖了上去,而那些舉著火銃的軍士們也是壹動不動,戰場上呈現出了壹種詭異的安靜,感受著這種異常的氣氛,許多人心中直打鼓。
  當後金韃子沖到距離方陣壹百米的距離時,壹名站在方陣旁的百戶將尖哨放進了嘴裏,並舉起了手中的長刀!
  “嗶嗶嗶……”
  “舉盾……把盾牌舉起來……”
  那些輔兵們雖然不能象八旗的步甲兵那樣身穿兩層重甲,但至少每人壹件棉甲還是可以做到的,更何況他們不少人還配備了盾牌,這種盾牌是用桐油浸過的藤牌,在五十到七十步外,就可以有效地抵禦箭矢和鳥銃鉛彈的攻擊。他們做過實驗,明軍的那些鳥銃只有到了二十步的距離才能擊穿他們的藤牌和鎧甲,只是這個距離他們早就沖過去了,即便是能擊穿又有什麽用呢。
  最重要的是明軍火器操作時失誤多、意外多,很多火器臨戰時打不響。又容易炸膛,還有許多明軍沈不住氣,沒等他們進入射程就忍不住亂開火。還沒沖入射程,那邊的火器就忍不住打光了,這樣的火器對後金韃子的威脅幾乎等於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