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輔

陳證道

歷史軍事

大明正德十二年,廣信府上饒縣徐家村。 正值深冬時節,天蒙蒙亮,道旁的野草上還覆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68章 講武堂

明王首輔 by 陳證道

2019-9-12 20:55

三大營指的是神機營、三千營和五軍營,由明成祖朱棣親自組建,乃明軍中最精銳的野戰軍,戰力雄冠全國,數次隨同明成祖北征殘元勢力,威名遠播。

然而,明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幾乎讓三大營的精銳死傷殆盡,從此壹蹶不振,後來,壹代名臣於謙從三大營中挑選出壹部分兵卒重新組建了十團營,等到了弘治時期,十團營增加到十二團營。

正德時期,武宗征調邊軍四萬入京操練,廢十二團營,組建東官廳和西官廳,由佞臣江彬擔任團練統領。然而嘉靖登基之初,江彬被擒殺,隨即擺練團營,四萬邊軍盡數遣回了原籍,恢復了十二團營的舊制,由武勛負責統率各營。

不過俺答圍城後,嘉靖終於認識到由舊武勛家族把持的十二團營就是壹群土雞瓦狗,屁用都不頂,於是現在便打算恢復明初三大營的建制,重現這支鐵血雄師的榮光。

嘉靖和徐晉君臣二人卿了半個時辰,終於大致敲定了重建三大營的方案,便讓尚膳監傳午飯,君臣二人便在養心殿中~共進午膳,壹邊繼續閑聊。

皇上請臣子吃飯,無疑是臣子莫大的榮耀,但也不是多大的事,畢竟這種事並不鮮見,譬如弘治帝便經常請李東陽謝遷這些閣臣吃飯,正德帝幹脆就住在豹房裏,跟壹幫心腹吃吃喝喝,遛雞鬥狗看大戲。

“徐卿,妳那個設立講武堂的想法不錯,朕覺得可以推行,嗯,這件事就交給妳這個兵部尚書去辦了!”朱厚熜壹邊吃飯壹邊喜滋滋地道。

原來徐晉剛才與嘉靖討論如何恢復三大營時,提出了設立講武堂的想法,所謂的講武堂,其實就是後世的黃埔軍校。徐晉把軍校這壹套搬到大明來,就是想借鑒後世的經驗,以這種方法來為大明培養優秀的將領。

如此壹來,不僅可以批量“生產”出合格的將領,又能防止統軍的元帥擁兵獨大。因為以後各軍的將領都將從講武堂中產生,自然就少了各種裙帶關系,以後大家論資歷都只會提是講武堂第XX期的學員,而不是誰是哪個元帥帶出來的。

另外,講武堂將由皇帝掛名擔任校長,以後講武堂出來的將領都是天子門生,自然而然便提高了將領忠君愛國思想。所以,朱厚熜對設立講武常這個設想贊不絕口,幾乎要舉雙手雙腳贊成。

“臣領旨!”徐晉爽快地道。

講武堂壹旦建立,嘉靖是正校長,他這個兵部尚書自然就是第壹任的副校長了,正職通常只是掛名,副職才是真正幹活的那個,所以不久的將來,徐晉的學生將遍布三軍了。

這時,朱厚熜端起茶杯漱了漱口道:“徐卿,妳的老泰山和大舅子均是武功高強之輩,上次又在慈寧宮立下大功,朕便想封他們為錦衣衛百戶,可是他們婉拒了,估計是瞧不上眼。

到時講武堂若建成,徐卿可否勸他們出任教頭?至於三槍就算了,這小子打算明年參加武舉,假如有本事拿下三鼎甲,朕便封他壹個參將。”

徐晉不由心中壹動,錦衣衛是皇帝親軍之壹,權力大油水足,但名聲卻不是很好,估計老仗人和大舅子真的瞧不上眼,但如果在講武堂中~出任教頭,他們或許會願意。而且,老仗人和大舅子若是在講武堂中任職,自然得把家眷接到京城居住,如此壹來,倒是免了小婉思念親人之苦,估計這妮子會十萬個支持,於是道:“那臣回去探壹探老仗人和大舅子的口風吧!”

嘉靖點了點頭,沈聲道:“對了,俺答可以遲壹些再收拾,但是王直這反賊必須盡快剿滅,以免其日漸坐大。朕本來想派紹興衛指揮使馮國清率水師平叛的,但現在有徐卿,自然是徐卿掛帥十拿九穩,所以明年開春之後,恐怕又要辛苦徐卿出海壹趟了。”

“當初讓王直擔任東洋都護府都護,確是臣的疏忽,臣自當親自收拾這個爛攤子的。”徐晉沈聲道,眼中閃過壹絲冷芒。

嘉靖頷首道:“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徐卿這次切莫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徐晉點了點頭,不過心裏卻是有個疑問,王直父子是深知自己的手段的,怎麽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造反呢,而且根據嚴嵩當初在皇上面前的陳詞,王直父子的表現也太過囂張霸道了,讓人覺得有點不真實。

“皇上,臣有個請求!”徐晉忽然道。

“講來!”

“正所謂師出必有名,王直父子造反之事,國子監司業嚴嵩是當事人,所以臣若率師平叛,最好還是讓嚴嵩隨行,到時臣便可理直氣壯地當面詰問王直父子。”

朱厚熜聞言爽快地道:“準了,徐卿最好把這對反復無常的父子活捉回京,朕要面斥之,然後再處以極刑,以儆效尤!”

“臣遵旨!”徐晉沈聲道,其實他要帶上嚴嵩,最主要的原因倒不是為了和王直父子對質,而是擔心這家夥會趁著自己不在京這段時間搞事,畢竟這貨可是明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把持朝政二十年,權傾朝野。

自從發生俺答圍城這種事,徐晉對史書上有記載的大事件已經不敢再掉以輕心了,天知道自己出海這段時間,嚴嵩會不會趁機上~位。譬如嚴嵩今日早朝的壹封《請舉親蠶典禮疏》便十分風~騷,成功搏得了嘉靖的歡心。

……

此刻慈寧宮中,蔣太後正在會客,這次除了吳皇後外,永福和永淳公主均在場,而客人則正是昨日那個道士陶仲文,而邵元節這次卻沒有來。

這時,陶仲文隔著手帕替吳皇後把了把脈,面帶微笑地點頭道:“皇後娘娘體內的積聚的陰氣已經有消減的跡象了,貧道鬥膽問壹句,皇後娘娘昨晚可睡得安穩?”

吳皇後立即點頭道:“自從道長昨日在坤寧宮中施法驅邪後,本宮只覺通體舒泰,晚上壹覺睡到天亮,本宮很久沒有睡得如此安穩了!”

蔣太後聞言不由微笑點頭,四周的宮女太監都露出敬畏之色,倒是永福和永淳兩位公主狐疑地對視壹眼。

陶仲文目光飛快地掃過兩位公主,眼中閃過壹絲隱晦的驚訝,從懷中取出壹只瓷瓶,微笑道:“這是貧道煉制的先天玉粉丸,皇後娘娘每日服用壹粒,七日之後便可將體內的陰氣全部驅出,但要切記,壹日之內不可多服,否則過猶不及。”

吳皇後大喜,連忙讓宮女接過那瓶丹藥道:“謝過秉壹道長贈藥!”

蔣太後笑吟吟地道:“皇後服完道長的丹藥後,是不是就……無大礙了?”

蔣太後言下之意就是問,皇後驅出了體內的陰氣後,是不是就可以懷上龍種了?

吳皇後臉上微紅,不過卻是滿懷希望地望著陶仲文,只盼這位道法高深的真人會點頭。

可惜,吳皇後卻失望了,只見陶仲文搖頭:“正所謂三分修行,七分造化,貧道法力有限,就看皇後娘娘自己的造化了!”

永淳公主不由暗翻了白眼,敢情說了也是白說,做了也是白做,這臭道士也太狡猾了,三言兩語就把責任壹推二五六!

正當蔣太後和吳皇後失望之際,陶仲文又從懷中取出壹只瓷瓶道:“貧道這裏還有壹種先天純陽丸,如果皇上事前服食,應該是有助益的。”

永福公主似乎想到了什麽,不由臉色微變,蔣太後也皺了皺眉道:“不知道長這丹藥的藥性如如何,如果藥性太烈,恐傷及龍體。”

陶仲文淡定地道:“太後還請放心,此藥藥性溫和,斷然不會損傷自身,貧道可用性命擔保。當然,太後若是擔心,那便算了。”

吳皇後見到陶仲文要把藥瓶收回,急忙道:“用啊!”

話壹出口,吳皇後便臉紅如火燒,顯然也自感失態了。蔣太後連忙打圓場道:“那便謝過道長了,來人,取五十兩金子予道長。”

陶仲文站起來道:“貧道謝太後賞賜!”

陶仙長得了太後的大筆賞金,施施然地離開了皇宮。

吳皇後手裏攥著兩瓶丹藥,就好像攥著兩瓶可以逆天改命的仙丹似的。永福公主禁不住輕道:“母後,這位道長的丹藥管用嗎,要是損傷了身體可不好!”

蔣太後微笑道:“自然管用了,娘~親這段時經常失眠多夢,太醫診治了也沒用,結果吃了這位秉壹道長的丹藥後便治好了,現在晚上不知睡得多香。”

吳皇後立即附和道:“是啊,這位秉壹道長確是位法力高深的真人,自從昨晚在坤寧宮施法驅邪後,本宮便感覺好多了,晚上也睡得香!”

永福公主聞言沈默了,不過眼底隱隱多了壹絲擔憂。

“太後,兒臣怕是勸不動皇上服食此丹藥的,不過皇上向來聽太後妳的。”吳皇說完眼巴巴地看著蔣太後。

蔣太後點了點頭道:“回頭哀家跟皇上說壹下,對了,皇上還沒下早朝嗎,為何今天不來請安?”

壹名太監連忙答道:“回太後,皇上已經下了早朝,不過此刻召了靖海侯入宮議事,估計現在還不得空。”

“原來如此!”蔣太後點了點頭,便沒再說什麽,也不派人把皇上請來,因為他知道徐晉是皇上的肱股之臣,召徐晉入宮肯定是有大事商量了,此時不便打擾。

吳皇後卻是暗暗惱火,又是這個討人厭的的靖海侯徐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