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皇崛起

太上老牛

歷史軍事

時間已經進入了1501年的3月份,馬林的1萬大軍的新兵,已經在條頓國東部偏僻的鄉下地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

歐皇崛起 by 太上老牛

2019-5-18 13:22

  除了提供火山灰作為肥料外,馬林還提供了曲轅犁這種“高科技”的耕犁,取代這些老牌貴族家中使用的薩克森重犁和輕犁,以進壹步提高耕田效率。
  本來,馬林還打算給他們提供上牛鼻環這種“農業新科技”的。這樣,使用牛耕,也能節省成本。但後來又壹想——好像馬耕更快更有效率些,還不如繼續維持馬耕呢。
  歐洲和華夏不同,華夏人多,不缺勞力,自然牛耕更劃算。而歐洲缺人,美洲更缺人,所以推廣更快的馬耕更好些。
  事實上,馬林壹直在猶豫,如何推廣糞肥。但是,糞肥推廣,壹旦被外人知曉,整個歐洲的糧食產量就會大漲。到時候,歐洲的農業生產水平,就能追上華夏了。而馬林,也就難以依靠賣糧食發家了。
  所以,馬林無論如何都不響讓別人知道糞肥的秘密。可是,將糞肥處理好,使之失去糞便的氣味,估計要好幾個月。不然,殘留壹絲臭味,都會被人認出來那是糞便。
  還有就是,糞便的樣子,就算失了臭味,也很容易被辨認出來。畢竟,糞便不是不常見的東西。就算風幹了,去味了,依稀能見到原來的樣子。
  而馬林現在讓專人處理糞便,然後和磷肥及鉀鹽攪拌,再派專人去施肥,耗費的人力資源是巨大的,很不經濟。
  所以,馬林現在壹直在思考——如何將糞便處理得讓人看不出來是屎……
  正好,這次在不萊梅省搞利益再分配,馬林就想了很多……
  可是,他好像也沒辦法解決那些糞便的臭味啊。若是添加太多別的東西,倒是能遮蓋住味道了。可是,也降低了肥力……
  怎麽辦呢?馬林於是無聊地跑到易北河邊釣魚放松去了……
  馬林隨便找了個從被抄家的貴族家裏搜出來的釣竿,在幾個護衛的陪同下,去了易北河邊垂釣。
  至於魚餌?這個容易,馬林招了招手,幾個苦逼的護衛開始用佩劍在易北河邊挖蚯蚓……
  當壹堆蚯蚓送到馬林眼前後,馬林看著滿地蠕動的看起來很惡心的蚯蚓,忽然靈感被觸發了……
  ……
  馬林觸發了什麽靈感?他想起了後世壹則用牛糞養蚯蚓的新聞報道……
  這則報道,藏在馬林的記憶深處。畢竟,這不是什麽重要的信息,馬林也壹直沒想到。但這次垂釣,看到壹堆侍衛們挖出來的蚯蚓,他頓時想起了這則新聞。
  “對啊!我可以用蚯蚓處理糞便!”
  蚯蚓是吃糞高手,和蛆蟲及屎殼郎壹樣,愛吃糞便。只不過,蛆蟲吃糞,會化身為蒼蠅,禍害人間。屎殼郎那玩意兒,喜歡把糞便搓成球,然後藏在土裏……
  只有蚯蚓,不但喜歡松土。而且,吃了糞便後,拉出來的蚯蚓糞,被稱為“有機肥之王”。
  馬林記憶深處的那篇報道裏,就提到——壹個農民將附近奶牛場的牛糞收集起來,用於養蚯蚓。然後,得到了蚯蚓糞,再用作有機肥,種植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不能用化肥,但不用肥料也長不好。而用糞便作為肥料,則太臭。而且,用動物糞便作為肥料,也惹蒼蠅。
  而用蚯蚓糞作為肥料,不但蔬菜長得好,而且吸收快……
  另外,用牛糞養殖蚯蚓的農民,還用蚯蚓餵養黃鱔。黃鱔最喜歡吃蚯蚓,吃了蚯蚓,長得也好。而且,黃鱔價格高,幾十塊壹斤……
  靠著牛糞養蚯蚓、蚯蚓糞種植有機蔬菜,以及蚯蚓養殖黃鱔的生態農業技術,那個農民年賺百萬,碾壓很多高科技人才……
  不過,那篇報道裏也說了——養殖蚯蚓,最好用牛糞和羊糞等食草動物的糞便。因為,好像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的糞便裏面ph值以及含氨等數據超標,使得蚯蚓受不了。只有牛糞、羊糞因為是食草動物的糞便,裏面纖維素多,味道也不那麽臭,蚯蚓才能更加適應,可以馬上下口吃掉,並轉化成壹點都不臭的蚯蚓糞……
  如果是人類的糞便,可能需要經過發酵處理,甚至漚制沼氣後,才能作為蚯蚓的飼料。
  這也很正常,因為,人類的糞便,作為農業肥料,也是不能夠直接施肥到田裏的。此前,需要進行堆肥發酵,然後才能作為肥料施入田中。如果不處理,直接對著禾苗施肥,很容易燒苗。
  雖然不知道燒苗的原理,但馬林知道,能燒苗的糞便,也是不能用來養殖蚯蚓的。但若是經過加工,雖然比不上牛糞受蚯蚓歡迎,但也可以用來養殖蚯蚓……
  ……
  當然了,馬林並不是覺得蚯蚓糞就比直接的糞便肥力高多少。事實上,其肥力差別有限,只是蚯蚓糞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已。
  馬林最看重的,就是蚯蚓糞沒有臭味。而且,看起來像土。雖然壹粒壹粒的樣子,可蚯蚓糞好無臭味。其類似土粒的樣子,壹半人也很難猜出它和分辨的關系,更加利於馬林隱藏糞肥的機密……
  此外,養殖出來的蚯蚓,本身也是壹種非常優秀的飼料。比如,用來養殖高價值的黃鱔……
  “等等……好像……黃鱔是東亞那邊的物種……”馬林猛然想起,貌似,黃鱔(長魚)是東亞物產……
  雖然說,黃鱔是後世著名的美食。可是,這個年代,歐洲沒有黃鱔啊。就算馬林從明朝引進黃鱔,黃鱔那類似蛇的外形,歐洲人未必敢吃。沒準,用蚯蚓養殖黃鱔,會有黃鱔賣不掉的可能……
  不過,好像蚯蚓不管對於黃鱔也好,對於雞鴨鵝也罷,都是壹種很不錯的美食。上輩子,馬林小時候在鄉下老家,就經常看到老母雞翻土找蚯蚓吃的場景。而且,鴨子貌似也很喜歡吃蚯蚓。馬林就親眼看到過兩只鴨子為了爭奪壹只蚯蚓,互相決鬥的搞笑場景。後來,那兩只鴨子各自叼住蚯蚓壹端,猛吸猛吞,後來兩只鴨子“親嘴”了……
  ……
  正好,馬林之前搞出了炕房孵化技術,使得北海國的小雞、小鵝和小鴨子很多。可問題在於——農戶缺乏飼料啊……
  這年頭,歐洲谷物價格那麽貴,用來餵雞,絕對是超奢侈的行為。所以,此前馬林推廣了炕房孵化技術後,孵化最多的不是雞,而是鵝……
  為什麽?因為鵝吃草,不像雞需要找活物吃或者吃谷物。
  所以,在古代,歐洲人其實更喜歡養鵝。因為,養鵝成本低啊……畢竟鵝吃草……
  也因此,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臨死前,幻想的是香噴噴的烤鵝,而不是烤雞——在鼓舞價格昂貴的歐洲古代,雞更加昂貴,鵝要更大眾化壹些……
  只不過,鴨子和鵝貌似都不喜歡孵蛋。因此,就算鴨子和鵝生下蛋,也不像母雞那麽有耐心孵化。所以,小鴨子和小鵝是很少見的。但小鵝只要孵化出來,比養雞容易多了……可相比肉嫩,還是雞肉更勝壹籌……
  眼下,北海國搞了炕房孵化後,倒是弄了很多鵝蛋,讓莊園放養。因為,鵝食草,飼養成本低。
  ……
  但眼下,馬林若是推廣了糞便養蚯蚓技術後,可以獲得大量的蚯蚓。那麽,養雞就大有可為了。吃了蚯蚓的雞,不但長得快。而且,據說母雞下單率也能提高……
  也就是說,只要搞了糞便養蚯蚓後,不但可以遮掩糞便的出處,而且,還能大量養雞。以後,怕是北海國普通人也能吃得起雞肉和雞蛋了,絕對的惠民啊!
  於是,馬林當即下令——在全國所有糞便加工場,設立蚯蚓養殖場。讓蚯蚓將發酵過的糞便處理成別人認不出來的類似泥土的蚯蚓糞,這樣,氮肥拿出去,別人也猜不出來源了……
  同時,在蚯蚓養殖場邊上,再設立大規模的養雞場。不管肉雞還是蛋雞都上馬,如此,以後北海國的國民,就不缺雞肉和雞蛋吃了……
  “我真是太天才了!不但解決了糞肥的保密問題,還發展出了極有前途的養雞業!”馬林得意地大笑……
  縱橫四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